1、坚持每天巡塘。高温季节,养殖水体耗氧增加,水质、底质容易恶化,进而可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缺氧、浮头甚至泛塘。因此要加强巡塘,坚持每天巡塘2-3次。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要密切注意观察养殖对象的吃食和活动情况,一旦发现有缺氧浮头征兆,要及时采取机械和化学增氧等应对措施;在雷阵雨或闷热天气更要小心,避免浮头泛塘事故的发生。
2、加强水质调控。持续高温可造成水体表面蒸发量加大,加上塘埂的渗漏,水位下降加快,水体减少,单位水体的载鱼量逐渐增长,养殖风险加大。有条件的池塘应利用上午时间向池塘中加注新水,提高水位,每次加注新水15-20厘米,保持水位1.5-2.0米。没有条件加注新水的池塘要做好水质和底质调控工作。
3、科学投喂饲料。投喂应掌握少量多餐的原则,日投喂量控制在池鱼体重的4%以内,投喂时间应尽量选择在早上8-9时,下午5-6时。具体投饲量根据水温、水质状况、养殖动物摄食情况而定,以七八成饱,20-30分钟吃完为宜。在灵活掌握“四定”要求进行投喂的同时,要根据天气、水质、养殖对象的活动情况、吃食时间和残饲量等进行调节,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不宜过多投喂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天气异常时吃食过饱更易缺氧浮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合理使用增氧机械。为保持适宜的水体溶氧量,需要合理使用增氧机械,可在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雨天傍晚开机,阴天半夜开机。夏天温度高,白天水体易造成上下分层现象,晴天午后开机可促进上下层水对流,增加底层水的溶氧,抑制底层厌氧细菌的繁殖,从而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5、做好病害防控。夏季水温高,病毒和细菌的繁衍速度较快,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应经常拌饲投喂维生素C、免疫多糖等,增强养殖对象体质。做好饲料、工具、食场的消毒。每半个月对池水消毒一次,每月用大蒜素或三黄粉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5天,以防鱼类发病。
6、注意安全生产。及时对池塘的配套电力设施进行检修,防止线路老化漏电。高温时段确需生产操作的要做好防暑降温,雷雨天气严禁室外作业,切实防止渔业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市水产站、局渔业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