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养殖业

畜禽养殖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十一
响水县羽翔禽业蛋鸡种养循环发展模式

发布日期:2025-02-07 16:37 [ ] 浏览次数:

一、案例概述

响水县羽翔禽业养殖场位于响水县运河镇三套村,占地面积60余亩。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鸡舍、保鲜库、蛋库、饲料库房3000万元;有机肥生产线投入500万元(不包括苹果园投入)。该场全套采用乌克兰、荷兰等国家的进口蛋鸡笼养设备、鸡蛋集中分拣包装流水线以及有机肥生产线等设备,是目前盐城市蛋鸡养殖行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养殖场。基地大力推行蛋鸡科学养殖、全程监控及粪污发酵还田的管理模式。粪污流转养殖场周围三个行政村(四套村、运西村、运圩村)的一般农田约1000亩,用于有机红富士苹果种植,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资源化利用模式。

11-1.jpg


二、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

(一)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图:


注:在工艺流程图中标注“*”为关键特殊过程,按照关键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操作。质检部重点控制本工序。

鸡粪经传送带传送到粪污清运车中,由清运车运至有机肥生产车间;加入菌渣等辅料进行物料预处理,再加入菌种进行砌堆后进行混合发酵;堆积的鸡粪温度达到60-70℃时进行多次翻抛;粪便中水分达到标准时,在进行静置(静置时间为1个月左右);抽取粪污样本,经检测合格后,经行粪便粉碎和筛分,打包入库。

11-3.jpg

(二)技术要点

1.粪污收集要点

全量收集。场内产生的所有鸡粪全部通过自动传送带、粪污清运车全部转运至有机肥发酵车间。

2.粪污贮存要点

严格按照“三防”要求全流程密封储存。

3.粪污处理要点

(1)主要通过堆积发酵时的配比方式来实现

配方一:干鸡粪998.0公斤,鸡粪发酵剂菌种2.0公斤;

配方二:湿鸡粪698公斤,秸秆(水稻)300公斤,鸡粪发酵剂菌种2.0公斤

(2)重要操作规程:

①按配方比例,将原、辅料计量提取;

②将提取的原、辅料均匀混合后,加入发酵剂菌种再次混合搅拌,砌堆成条,开始物料发酵。

③常规发酵时间5~10天(一般夏5天,春秋7天,冬10天),发酵过程中,密切观察条堆的温度、水分、PH值变化,物料充分发酵至没有臭味,且含有酒味即为发酵结束。

④发酵好的半成品移至成化区腐熟、静置,取样送检,待产品检验合格后,移至加工区粉碎、筛分、计量包装,成品入库。

4.粪污利用要点

“全进全出、全量还田”的利用方式。目前,本企业流转的1000亩土地,每年需要有机肥5000吨,其它剩余处理后的鸡粪全部运往苏北大山红富士苹果基地。

(三)设施设备:

基地拥有科学完备的蛋鸡养殖环境基础设施设备。包括4栋共计6000㎡的现代化鸡舍、1栋992㎡的现代化雏鸡舍、1栋1400㎡的饲料生产车间、1栋5200㎡的鸡粪发酵车间、1栋360㎡的现代化蛋库及1栋680㎡保鲜库。

三、主要成效

(一)效益分析

1000亩红富士果园全部施用有机肥,每年可节省化肥300吨,结合成本约105万元;用有机肥种出来的红富士苹果甘甜可口,每斤约高于市场价3元,每年可多盈利150万元;通过与烟台大山红富士研究所合作,每年为其免费提供2万吨有机肥,该研究所每年为羽翔禽业提供红富士苹果苗、技术等服务,每年可节省成本50万元。

(二)应用效果及示范带动情况

1、有机肥代替化肥,变废为宝。响水县羽翔禽业养殖场共有京红、粉八2种蛋鸡,其中京红蛋鸡约16万羽,粉八蛋鸡约有14万羽,日产蛋量约12吨,日产粪污约72吨,年产粪污约2.6万吨。该场与烟台大山红富士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烟台大山红富士研究所为羽翔禽业提供苹果苗、技术服务,响水羽翔禽业为烟台大山红富士研究所在苏北地区(连云港、宿迁、徐州)的10000亩苹果研究基地提供有机肥。覆盖范围包括本场流转的1000亩苹果地及苏北地区其它的4家苹果基地,带动种植户发展苹果种植,做典型种植示范,引导种植户使用有机肥代替化肥。

2、信息化管理,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平台、远程监控,及时掌握苹果园需求和粪肥、土壤配比,指导工人科学施肥。

3、粪肥发酵抛洒还田,降低人力成本。养殖场产生粪污通过传送带传到有机肥生产车间,加入辅料、菌种进行高温发酵,粪污发酵腐熟通过用专业车辆将有机肥运送到苹果园,通过撒粪车送到每颗苹果树。发酵制成有机肥运用抛撒车机械还田。(畜牧业处、市畜牧兽医站 供稿)

11-4.jpg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