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概述
滨海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第二种猪生产基地位于五汛镇青龙村和通济村,占地面积479亩,建筑面积59000㎡,现存栏能繁殖母猪5680头,年出栏猪苗12万头。场区实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猪场产生的新鲜猪粪约5000吨/年,含水率65%。粪便采用干清粪工艺将粪便单独清出、运输和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沼渣经过畜禽粪便立式发酵罐形成有机肥半成品,每年产生有机肥约3000吨。猪尿液、清洗废水和生活污水等通过密闭管道收集,经猪场污水设施处理站“两级AO工艺”处理达标后进行氧化塘暂存后生产回用、场内绿化及周边农田灌溉。
第二种猪生产基地在猪场周边租赁350亩农田并铺设管道种植稻麦两季,按照农植物需要进行灌溉与施肥。种养结合,不仅使粪污处理无害化、资源化,而且改良了土壤、培育了地力、配套了有机肥、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
二、工艺及运作模式
(一)工艺流程
以生化处理技术为核心工艺,采用USR+改良型Bardenpho工艺(二级A/O串联的方式)为主导,确保各项指标的稳定达标。具体工艺流程:污水—集水池—固液分离机—调节池—USR—加药反应—初沉池—两级AO池(两段皆采用活性污泥法)—二沉池—除磷沉淀池—消毒/清水池—达标排放(生产回用、场内绿化及周边农田灌溉)。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二)技术要点
1、畜禽粪便发酵罐,采用高温好氧发酵原理,将畜禽粪污直接投入该设备内,当温度、水分、氧量等条件合适时,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分解废弃有机物中含有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合成及分解过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质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同时把另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使微生物增殖。整个发酵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
2、本设备采用的是立式封闭罐体结构,节约占地面积,降低设备安装对面积的要求。整个设备结构分为三部分,下部基座部分包含液压站、风机及大推力液压搅拌轴等。中部为双层隔热罐体、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单侧基肥导出装置等,罐体内外壁采用不锈钢板,有效的延长罐体寿命和降低腐熟料残留,中间有聚氨酯发泡剂填充的保温层。上部由风雨棚、检修平台及排风设施等装置构成。附属设备有热交换装置、自动翻斗提升机、废气过滤系统装置。
3、本设备发酵物料合适含水率60%左右,如果含水率过高,需要使用锯末、木屑等辅料调整水分。发酵罐下部的搅拌叶片进行连续的送风,根据发酵状态可以调整送风量,创造出好氧性微生物适宜繁殖的良好环境,使之繁殖旺盛。同时因有搅拌叶片的存在使通气性提高,这样就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发酵温度在60-70℃之间时是好氧性微生物的繁殖的理想温度,本机器通常运行时温度在65℃左右。
猪场畜禽粪便立式发酵罐
4、本设备处理周期约为10-12天,出料直接为优质有机肥,含水量约为30%,可直接装包、销售。设备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没有污水和臭气的排放,是一种新型环保的粪污处理设备。
(三)运作模式
猪场在周边租赁350亩用于稻、麦两季种植的农田,猪粪经立式发酵罐高温好氧发酵后,制成优质有机肥作为农田底肥施用,经处理达标后的农灌水在灌溉期通过管道输送至田间地头利用。同时,已建立了从土壤检测、土地翻耕、灭茬,播种、有机肥还田、农灌水灌溉、除草除虫、收割等一整套操作流程规范和完善的资源化利用台账。
三、效益分析
(一)成本概算
公司流转350亩农田用于资源化利用,土地租金1100元/亩,合计3.85元/年;种植农机费用11万元/年;种子、药剂、人工等合计约45万元/年,检测成本约0.5万元/年,合计总费用约60万元/年。
(二)效益分析
土地租金1100元/亩,给当地农民增收300元/亩;一年两季从播种、施肥、农机、运输、人工等环节,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约12万元。粪污资源化利用后,每亩每年可节约化肥80斤,一年可节省费用4.2万元。(畜牧业处、市畜牧兽医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