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是全国杂交水稻制种大市。根据农情调度,今年全市杂交水稻制种面积17.85万亩,其中两系杂交水稻制种9.07万亩,占50.8%。7月下旬以来的高温天气对正处于幼穗分化造成影响。据天气预报分析,8月上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天气持续。持续高温将进一步影响幼穗分化,降低产量和质量,甚至失收。为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发动,做好分类指导,落实关键有效措施,切实降低高温热害对杂交水稻制种的危害。
一、日灌夜排,用水调温。持续高温,田间水分蒸腾量大、失水快,要调度好水资源,及时灌溉补大水,做到日灌夜排,白天要保持深水层(6-10cm),有条件的可以进水口和出水口同时打开,形成循环流动水,改善稻田小气候,降低生长点区域温度。处于搁田期晚栽或群体较小田块,建议无水则灌。
二、适度施氮,强体降温。研究表明,适度施氮,植株细胞原生质浓度升高,代谢增加,植株温度适度降低。生产上可根据各品种组合、生育进程和抗病性,增施适量尿素。每亩增施尿素的数量,一般在倒3叶期的3公斤以下;在倒2叶的2公斤以下;对于叶龄余数少于1叶的田块,可叶面喷肥。选择在傍晚进行。
三、叶面化调,防御高温。可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先正达益施帮、甘美、赤霉素、吲哚乙酸、芸苔素内酯等增强稻株抗逆性,喷施茉莉酸甲酯、硅钙钾肥等措施降低叶温,提高水稻抗高温能力。喷施时,要用足水量、均匀喷洒,同时避开高温时段。(局种业管理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