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中旬市水稻病虫草发生情况及趋势商分析,今年水稻分蘖前期主要病虫害有白背飞虱、二代大螟、二三代灰飞虱、二代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等,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如下:
(一)病虫害防治技术意见
当前防治目标以防控稻飞虱、大螟、稻纵卷叶螟为主,兼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病害。水稻分蘖期是大螟等螟虫种群积累的关键期。因此,各地务必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以“压前控后”为目标,抓早抓小,争取主动,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1、防治对象田:早播早栽田块以及对稻飞虱有诱集作用的金粳818、津稻565等品种水稻,并且稻飞虱百穴混合虫量达500头以上稻田。
2、主攻对象:主治白背飞虱、二代大螟、二、三代稻飞虱、二代稻纵卷叶螟,兼治纹枯病、稻叶瘟等。
3、施药适期:大致用药时间在7月下旬-8月初,具体各地可参照本地虫量、病情和水稻生育期。
4、药剂:
防治纹枯病:选用噻呋酰或噻呋·戊唑醇或噻呋·嘧菌酯或肟菌·戊唑醇。防治稻叶瘟:选用稻瘟灵或三环唑与稻瘟酰胺混剂施用。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与烯啶虫胺或噻虫胺或异丙威或速灭威或呋虫胺混剂施用。防治稻纵卷叶螟,兼治大螟、二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维·氯虫苯、甲氧·茚虫威、甲维·茚虫威。
稻桑混栽区:选用稻丰散加吡蚜酮。
5、施药方法:
采用电动喷雾法每亩对水30-40公斤,使用植保无人机用水量不少于1.5公斤。用药前必须上足水层3厘米以上,用药后保水5-7天。阴雨天气下施药,加入有机硅等助剂,可显著提高药剂耐雨水冲涮能力和防治的效果。
(二)稻田杂草补防技术意见
前期持续干旱致一部分水稻田一封效果差,部分田块杂草普遍发生,尤其旱直播田,个别直播田出现草欺苗的情况,各地需做好水稻田块杂草补防工作。
1、强化分类指导。坚持“治小、治早”的原则,即在杂草发生的早期和杂草低龄期开展防除。播栽较迟的田块,要抓住有利时期做好二次封闭处理;对杂草已经出苗田块,要根据田间杂草种群,选择对路除草剂做好“封杀结合”“杀封结合”或茎叶处理;对受水淹、田间管理粗放的苗小苗弱田块,待苗情转化升级后,及时做好补治工作;对部分用药不当产生药害的田块,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减轻水稻受损程度。
2、选择对路药剂。以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氯氟吡啶酯、噁唑·氰氟、敌稗·氰氟、敌稗·三唑磺草酮等药剂兑水茎叶喷雾。以马唐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噁唑·氰氟、敌稗·氰氟等药剂兑水茎叶喷雾。以莎草、阔叶草为主的田块:可在水稻分蘖末期选用2甲·灭草松等兑水茎叶喷雾,避免在水稻4叶期以前使用,以防药害发生。以禾阔莎混生为主的田块:可将防除禾木科、莎草和阔叶草药剂混配使用,可选用氯氟吡啶酯+氰氟草酯、噁唑·氰氟+灭草松等配方茎叶喷雾。
三、注意事项
①尽量选择有效含量高剂型环保友好的优质药剂,切实减少农药用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②高温季节,错开高温时段施药,做好安全保护,防止中毒事故发生。③用药后稻田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产养殖区域。养蚕、蜂区注意用药安全,避免蚕、蜂中毒。④秧苗叶片有露水或雨水时勿施药,避免降低防效。⑤严格遵守按照药剂的标签或者说明书所规定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增加或减少用量,除草剂不要与杀虫剂、杀菌剂混配使用,配药时要做到二次稀释。⑥除草剂使用后如遇大雨要及时清理沟系,做好平水缺,避免积水淹没水稻心叶产生药害。如6小时内遇强降雨,应视田间情况及时补施。进行茎叶处理时需排水施药,药后1~2天及时复水并保水5天左右。⑦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保护农田环境。
(植保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