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种植业

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物种识别与防控系列(4)小蓬草

发布日期:2024-06-26 11:18 [ ] 浏览次数:

物种名称:飞蓬、加拿大飞蓬、加拿大蓬、小白酒草、小飞蓬、野塘蒿、小叶飞蓬。菊科飞蓬属。

拉丁文名:Erigeroncanadensis

入侵等级:1级(恶意入侵)

鉴别特征:一年生草本,根纺锤状,具纤维状根;茎直立,高50-100厘米或更高,圆柱状,多少具棱,有条纹,被疏长硬毛,上部多分枝;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常枯萎,下部叶倒披针形,长6-10厘米,宽1-1.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疏锯齿或全缘,中部和上部叶较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近无柄或无柄,全缘或少有具1-2个齿,两面或仅上面被疏短毛边缘常被上弯的硬缘毛;头状花序多数,小,径3-4毫米,排列成顶生多分枝的大圆锥花序;花序梗细,长5-10毫米,总苞近圆柱状,长2.5-4毫米;总苞片2-3层,淡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渐尖,外层约短于内层之半背面被疏毛,内层长3-3.5毫米,宽约0.3毫米,边缘干膜质,无毛;花托平,径2-2.5毫米,具不明显的突起;雌花多数,舌状,白色,长2.5-3.5毫米,舌片小,稍超出花盘,线形,顶端具2个钝小齿;两性花淡黄色,花冠管状,长2.5-3毫米,上端具4或5个齿裂,管部上部被疏微毛;瘦果线状披针形,长1.2-1.5毫米稍扁压。

原产地:北美洲。世界各地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在我国广泛分布。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目前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入侵物种之一。小蓬草为一种常见杂草,可产生大量瘦果,蔓延极快,对秋收作物、果园和茶园危害严重,还能通过分泌化感物质的方式抑制邻近其他植物的生长。

控制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来干预小蓬草的入侵:一是物理防治,通常于苗期进行人工拔除,亦可人为开发其饲用与药用价值加以利用。在小蓬草结果前用机械清除,防止种子散落;二是化学防治,选用草甘膦+二甲四氯钠+助剂或选用20%草铵膦+10%乙羧氟草醚+适量助剂。上述配方不能用于果园和耕地,只能用于地头、路旁、沟渠等空地上。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