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种植业

一类农作物害虫科普宣传系列(四) 黏虫

发布日期:2024-05-31 17:48 [ ] 浏览次数:

黏虫(Mythimna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世界性的害虫,在我国多个省都有发生。

【为害特点】幼虫食叶,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5~17mm,翅展36~40mm,头部及胸部灰褐色,触角丝状;腹部暗褐色前翅灰黄褐色、黄色或橙色,变化较多;内线不显,只有几个黑点,环纹、肾纹褐黄色,界限不显著,肾纹后端有一小白点,两侧各有一个小黑点;后翅暗褐色,向基部渐浅。卵:扁圆形,有光泽,表面有网状纹,卵块状排列成行。幼虫:初孵体长2mm,老熟幼虫体长30mm左右,头部淡黄褐色。有暗褐色网状花纹,咀嚼式口器,上唇略呈长方形(前缘中部凹陷)。幼虫蜕皮5次共6龄,1~3龄幼虫取食嫩叶,体灰褐稍带绿色,4龄后虫体黑绒色,或淡黄绿色。胸、腹部圆筒形,5条明显纵带,背中线白色,边缘有黑线,亚背线蓝褐色。趾钩单序,排列成半环状。蛹:初化蛹时乳白色,后变红褐至黑褐色,胸背有多列横皱纹,腹背5~7节上沿各脊一列线状尖刻若锯齿,腹末有3对尾刺,中间两根较粗直,两侧的小而弯。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世代数全国各地不一,江苏淮河流域属于4-5代粘虫发生区。大量成虫系由南方迁飞所至。幼虫在4-5月间危害小麦,呈明显的1代多发。产卵盛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早发时2月中旬始见,成虫产卵于叶尖或嫩叶、心叶皱缝间,常使叶片成纵卷。幼虫共6龄。初龄幼虫仅能啃食叶肉,使叶片呈现白色斑点;3龄后可蚕食叶片成缺刻;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老熟幼虫在根际表土1~3cm做土室化蛹。成虫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半夜交尾产卵,黎明时寻找隐蔽场所。成虫对糖醋液趋性强。

黏虫发生的数量与为害程度,受气候条件、食料营养及天敌的影响很大,如环境适合,发生就严重,反之,为害较轻。①气候条件:温湿度对黏虫的发生影响很大,雨水多的年份黏虫往往大发生。常有“阴雨连绵生黏虫”的说法。成虫产卵适温为15~30℃。最适温为19~25℃,相对湿度为75%以上。②食物营养的关系:成虫卵巢发育需要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糖类。早春蜜源植物多的地区,第1代幼虫就多。幼虫喜食禾本科植物,取食后发育较快,而且蛹重较大,成虫也较健壮。

【防治方法】防治黏虫的关键措施是在卵孵盛期至3龄前,选择对路药剂及时防治,消灭黏虫于虫卵阶段。

(市植保站供稿,部分选自《农作物病虫害诊治原色图鉴》)

黏虫.jpeg


黏虫成虫.jpg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