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秋播小麦种子药剂处理覆盖率,减少“白籽下地”,各地要加强宣传力度,实现秋播小麦种子处理技术四个“全覆盖”:小麦茎基腐病、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等病害发生区以及纹枯病和地下害虫、蚜虫重发区全覆盖;草害综合治理及相关试验展示区全覆盖;小麦制种田全覆盖;旱茬麦区全覆盖。
1、强化检疫,防止危险病虫传播。严格把好种子调运检疫关,未经检疫合格的一律不作为种子使用。
2、选用抗、耐病品种,播前选种、晒种。优选抗病品种,在播种前抢晴晒种1-2天,同时精选种子,淘汰病粒、秕粒,减少和杀死部分种子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增强抗病性。
3、做好种子处理,预防种传、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
种子药剂处理可有效预防多种小麦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同时能够促进小麦全苗、匀苗、壮苗,是推动农药使用减量化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小麦纹枯病、腥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茎基腐病等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
对小麦茎基腐病,可三氟吡啶胺、丙硫·戊唑醇、咯菌腈等药剂;对黑穗病,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唑醚·灭菌唑等悬浮种衣剂(种子处理悬浮剂);对全蚀病,可选用硅噻菌胺、苯醚甲环唑、苯醚·咯·噻虫等悬浮种衣剂;对纹枯病,可选用烯肟·苯·噻虫、苯醚甲环唑、戊唑·吡虫啉等悬浮种衣剂;对地下害虫及蚜虫,可选用噻虫嗪、吡虫啉、噻虫胺等悬浮种衣剂;对多种病虫混合发生田块,可选用戊唑·吡虫啉、苯醚·咯·噻虫、烯肟·苯·噻虫等悬浮种衣剂,实现“一拌多防”的效果。拌种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调剂,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抗逆性。
大麦:可选择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处理,能有效预防大麦条纹病、黑穗病和纹枯病的发生。
4、安全用药
根据药剂标签推荐的剂量及方法,规范开展种子药剂处理;大力推广专用器械包衣(拌种),提高种子药剂处理质量,确保种衣剂(拌种剂)均匀覆盖在种子表面,切实提高种子包衣(拌种)效果;要现包(拌)现用,当日播完。慎用水溶性液剂、水乳剂型药剂拌种,以免影响出苗。迟播麦田种子药剂处理要注意低温条件下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