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加快我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推动乡村环境由“脏、乱、差”向“净、绿、美”提升转变,根据《盐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红黑榜”评价办法》(盐农人居办〔2023〕2号),市人居办根据上半年国家、省、市人居环境暗访督查和各县(市、区)自评情况,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红黑榜”镇名单,现将其中14个“红榜”镇风采一一呈现。
东台市许河镇
许河镇聚焦“路、河、房、田、集镇、公共设施”六大环节,科学划分五大可循环片区,坚持抓重点、攻难点、促亮点,全面发力、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认同感显著增强。
东台市时堰镇
时堰镇围绕“六位一体”长效管护机制,深入开展“四清一整治”行动,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努力“扮靓美丽乡村,提升时堰颜值”。聚焦路、河、房、田、垃圾清运等“点”,紧盯“一部、四沿、五旁”等重点区域,突出问题导向、层层压实责任,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二季度农村环境“六位一体”考核排名东台市第二。围绕安时路、时溱路等“线”,常态化保洁,重抓破旧房屋拆除、立面出新,按照旅游公路的标准进行打造,突出整体环境优美的形象,610省道沿线村居户厕改造工程,获东台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推进人居环境“积分制”和“美丽庭院”创建“面”的工作,围绕创成8000户示范户和6个示范村的目标,开展全镇农村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推进会特色活动,现场观摩找问题、相互对比找差距、整改提升出成效,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大丰区三龙镇
三龙镇位于大丰区东北部,是国家卫生镇、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江苏省健康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江苏省文明镇。近年来三龙镇聚焦“四清一治一改,一部四沿五旁”村庄清洁工作,突出打造一条路,一条河,一排宜居农庄的“三个一”项目思路,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形成党政一把手抓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挂钩抓,村书记一线抓,激发村民共同抓的工作机制,落实长效管护,切实推动人居环境工作落地见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居感、幸福感。
大丰区南阳镇
南阳镇位于大丰区东南部,是阀门特色产业镇、国家生态镇、省首批蔬菜特色镇。近年来,南阳镇围绕农村户厕改造、农村水环境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农村环境重点工作,持续发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逐渐形成了镇村牵头整治,村民长效管护,村民获得收益的模式,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实现了从“群众看着我们干”到“带着群众一起干”的转变。
盐都区楼王镇
楼王镇建立健全三级包保措施,镇机关干部包保到村居,村居干部包保到自然小组,保洁员包保到网格,形成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包保网络,对村居环境管护、垃圾分类工作实行“红、黄”旗竞赛,实行“日查、周报、月考、季评”的全过程督查制度,对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逐条整改销号,着力打造“生态美、环境优、乡风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盐都区张庄街道
张庄街道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坚持突击整治与长效管护相结合,聚焦“四清一治一改”,定期对集镇、“四沿”、“五旁”进行全面排查,排查后第一时间将各村居存在的问题整理反馈,形成整改通知,并立即进行整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每月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保洁人员绩效工资挂钩,不断提高长效管护队伍的战斗力和工作水平。
亭湖区黄尖镇
黄尖镇位于盐城大市区最东部,是世界自然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核心区域。黄尖镇始终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入乡村振兴重要事项,每月召开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会,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以村(居)为单位对专业公司、村组干部、网格责任人进行整合,形成了多维度、立体化管理体系。
射阳县洋马镇
洋马镇始终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牢固树立“首战必胜”的坚定信念,今年全镇召开的第一个大会即“人居环境增颜值、美丽乡村提气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通过两个“百日行动”常态化推进全域环境整治。
射阳县盘湾镇
盘湾镇始终以整体推进、长效管护为出发点,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镇创建和“一河一路一村庄”创建为契机,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切实营造干净、整洁、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建湖县九龙口镇
九龙口镇根据建湖县《关于组织开展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县级督查、镇级互查的通知》要求,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聚焦“三清三治”,深入解决村容村貌、垃圾处置、违建违放、厕所污水等方面的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摆脱脏乱差,追求乡村美,扎实有序推进人居环境长效管理走深走实。
建湖县恒济镇
恒济镇组织全镇各村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共同参与,围绕“抓巩固、补短板、促提升”工作要求,以村容村貌、卫生死角、畜禽养殖、农业废弃物等为重点,面向全镇强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了整治实效,不断改善镇村面貌和人居环境。
滨海县坎北街道
坎北街道按照拆除破旧(含改厕)-环境整治-绿化亮化提升-打造节点-建立常态管护-健全长效机制,层层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从整治街道主干道,向整治村居主干道、村居重点地段和重点组扩展,推动农户门前屋后干净整洁,实现由点到面全面提升辖区内农村人居环境。
阜宁县东沟镇
东沟镇结合生态宜居美丽示范乡镇创建,构建“每日保洁、实时监督、按月考评”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建立镇、村书记负责制,实行镇、村、组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精细化保洁模式,通过正向激励与整改问责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予以曝光,限期销号整改,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切实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
响水县响水镇
响水镇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镇村建办负责具体落实工作,各农业村居书记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第一责任人,结合五河片区国土空间全域整治目标,高标准、严要求地推进环境整治工作,在黄响河以西农业片区,引入专业第三方保洁公司投入运行。各村均制订环境卫生规章制度和村规民约,镇村建办、农业居村值月书记、响水镇水务站三方协同对第三方保洁公司的工作进行考核,同时利用网格化平台及镇综合巡查队伍,不定期开展人居环境巡查和宣传。
(局社事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