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Fangetal)Swingsetal.
【英文名】Bacterialleafstreakofrice
【中文异名】细条病、条斑病
【分类地位】薄壁细菌门Gracilicutes,假单胞菌科seudomonaceae,黄单胞菌Xanthomonas。
【国内外分布】境外主要分布于亚洲的越南、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非洲的塞内加尔、喀麦隆、尼日利亚、马达加斯加,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美洲的哥伦比亚等国。我国主要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寄主范围】除为害水稻外,茭白、李氏禾和许多野生稻等均可受侵染而发病。
【症状特点】整个水稻生育期的叶片均可受害。病菌侵入后,开始显症为细小水渍状短条点斑,渐形成叶脉间透明条斑,后由于受叶脉限制,形成宽约0.25mm长约1mm~5mm的条斑,随后,单个病斑可扩大到宽1mm、长10mm以上,颜色由黄转黄褐色,对光观察呈油渍状半透明。病情严重时,多个条斑融合、连接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黄褐色至枯黄色斑块,导致病叶枯萎,变褐,最后死亡,后期的症状与白叶枯病有此相似,湿度大时,病斑出现许多黄鱼菌脓,干燥后呈鱼籽状。
【生物学特性】 菌体短杆状,大小(0.4~0.6) μm×(1.1~2.0)μm;无芽孢和荚膜,菌体外具黏质的胞外多糖包围;单生,很少成对,不呈链状;极生鞭毛一根;革兰氏染色阴性。
病菌最适生长温度25℃~28℃,生长温限8℃~38℃。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开始生长或3d后观察菌落形态特征,NA培养基上,菌落平滑,不透明,有光泽,圆形,凸起,边缘完整;初始为白色,后变为浅黄色,培养3d后直径达到1mm~2mm;在NBY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为浅黄色,圆形,凸起,黏液状。
【发病条件与传播途径】高温、高湿条件,在气温28℃、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时,最适合于病害发展。台风、暴雨或洪涝侵袭,造成叶片大量伤口,有利病菌的侵入和传播,易引起病害流行。一般深灌、串灌、漫灌,偏施或迟施氮肥,均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危害。病田收获的种子、病残株带病菌,为下季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病粒播种后,病菌侵害幼苗的芽鞘和叶梢,插秧时又将病秧带入本田,主要通过气孔侵染。在夜间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溢出菌脓。干燥后成小的黄色珠状物,可借风、雨、露水、泌水叶片接触和昆虫等蔓延传播,也可通过灌溉水和雨水传到其他田块。远距离传播通过种子调运。
【检测方法】
产地检验:在国内调种引种前,尽量到产地作实地考察,尤其在孕穗抽穗期,对繁种田块作产地检疫,十分有效且完全必要。
种子检验:对调运中的种子,按种子量的0.1% ~ 0.01%作抽样检查,种子样品作下列程序的检验。取种子100~ 500g,脱壳或粉碎后用0.01mol/L pH7.0磷酸缓冲液按1 : 2比例浸泡2~ 4h (4℃),过滤或离心,上清液经高速离心浓缩(1000r/ min,10min),得上清液和沉淀两部分。上清液用于噬菌体检测,沉淀经悬浮后作血清学检验和接种试验。也可用常规的种子分离法检验或者种子育苗检验。
噬菌体检验:分别于3个培养皿中加上清液和指示菌液各1ml和指示剂各1ml,混匀后加NA培养基,摇匀后在26℃恒温下培养12~16h,如出现噬菌斑,即可判断该种子来自病区。
致病性检验:取沉淀的悬浮液用针刺法接种在感病品种(汕优63)5~ 6叶龄稻叶上,若有病菌,5天后即可出现透明条斑。
光波分离检测:利用抗血清对病原菌的专化吸附功能,将样品中的细菌吸附在固相载体上通过半选择性培养基,使细菌在半选择性培养基上长出特征性菌落,即可证明种子样品是否带菌。
【检疫措施与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在无病区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以控制病害的传播和蔓延。要防止调运带菌种子远距离传播,保护无病区。实施产地检疫对制种田在孕穗期做一次认真的田间检查,可确保种子是否带菌。严格禁止从疫情发生区调种、换种的现象。
(2)农业防治:培育抗病良种,淘汰感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后期慎用氮肥。要浅水勤灌,适时适度搁田,严防秧苗淹水,铲除田边杂草。
(3)化学防治:当田间病害处于点发阶段、气候条件和稻株长势又适于发病时,可选用噻霉酮、噻唑锌、噻菌铜等药剂防治。
转自《江苏省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