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江苏沿海地区大棚西瓜微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入选《我国典型旱作节水技术模式》,据了解,本书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编印,此书中我省一共3篇入选。
一、概述
大棚西瓜微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借助微滴灌带(管),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将水分、养分均匀持续地运送到根部附近土壤,实现西瓜按需灌水、施肥,及时适量满足西瓜对水分和养分需求,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达到节本增效、增产增效、提质增效目的。
二、技术要点
(一)水源准备
水源可以为水井、河流、沟塘、蓄水窖池、蓄水箱等,灌溉水水质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二)滴灌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设置每个灌区的肥料配方、肥料浓度、水肥灌溉量、灌溉时间。也可通过农业综合气象站和微灌智能控制系统自动控制。
首部系统:采用计量阀计量泵计量方式吸肥,水泵流量12-60 m3/h 可选;采用三级过滤方式,一级为砂石过滤器,二级为手动反冲洗叠片式过滤器,三级为地叠片式过滤器。
(三)土地耕整
利用拖拉机配套的液压翻转犁,配套旋耕机对土地进行耕整,翻耕深度应大于20cm,要求耙碎整平、表里一致,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西瓜生长期内应用水肥一体化追肥时水肥很快下渗,便于西瓜及时吸收养分和水分。旋耕机的使用参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5668-2017的规定,作业质量应符合地方标准DB32/T2647-2014的规定。
(四)基肥施用
西瓜应一次性施足基肥,如出现旱情、长势不足,采用滴灌设施看苗补水、补肥。基肥实行有机无机结合,有机肥可选用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也可选用饼肥、堆沤腐熟的畜禽粪便等,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亩用48%(20-12-16)配方肥(或相近配方)30-40kg。或亩单用总养分8%的全元生物有机肥500-600kg。基肥施用后应浅旋土壤,使肥料入土。肥料的使用应符合地方标准DB21/T 3289-2020的规定。
(五)滴灌带选择与铺设
选用直径为16mm的单孔或双孔贴片式滴灌带作为大棚西瓜水肥一体化棚内滴灌支管道。选用单孔的,孔间距10-20cm为宜;选用双孔的,孔间距20-30cm为宜,具体根据大棚西瓜定植株距。
滴灌带宜铺设在靠大棚中间、离西瓜定植孔30cm左右。铺设滴灌带时,滴水孔朝上,降低滴水孔堵塞概率。每一条滴灌带支管长度不宜超过50m,防止尾部供不上水肥。若西瓜大棚较短(50m左右),滴灌主管道可安排在大棚一端;若西瓜大棚较长(100m左右),滴灌主管道应安排在大棚中间。建议主管尾部安装直通阀,便于清洗主管内杂质。
(六)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
1. 滴灌施肥制度
大棚西瓜肥水管理关键时期分别为提苗期、伸蔓期、坐果期、膨果期。大棚西瓜全生育期微滴灌溉3~4次。
定植后,结合灌溉活棵水追施促根剂,伸蔓期根据长势和墒情补充水分和养分。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分次适时追肥:提苗期亩施用51%(26-8-15)水溶性肥料4-6kg、伸蔓期亩施用水溶性肥料50%(15-22-13)6-10kg、膨果期(西瓜鸡蛋大小)亩施用水溶性肥料60%(20-10-30)8-12kg。后期根据西瓜长势可再追肥1次。水溶性肥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相近配方。坐果期春季大棚西瓜生长期内多雨水天气,应做好棚内的排水防涝措施,防止雨水进入瓜棚内。西瓜坐果前追肥不宜过多,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引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失衡,导致西瓜难坐果。
滴灌施肥时,每次先用约1/4灌水量清水灌溉,然后打开施肥器的控制开关,使肥料进入灌溉系统,通过调节施肥装置的水肥混合比例或调节施肥器阀门大小,使肥液以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施入棚内。每次加肥时须控制好肥液浓度。每次施肥结束后要继续用约1/5灌水量清水继续滴灌,防止肥液沉淀堵塞管道。
2. 灌溉制度的调整
由于年度间降水量差异较大,每年具体的灌溉制度应根据农田土壤墒情、西瓜不同生育阶段生长情况和降水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土壤墒情监测按照《土壤墒情监测技术规范》(NY/T1782)规定执行。根据大棚内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数据,在提苗、伸蔓、坐果、膨果等西瓜的主要生长期,每个监测点连续调查10-15株,调查各生育期的西瓜苗情。
三、应用效果
比传统灌溉可节水30%以上,提高化肥利用率20-30%,增产10-30%,增收20%左右,节省用工50%以上。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沿海地区大棚西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