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种植业

盐城市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科普宣传系列(十三)
棉花黄萎病菌

发布日期:2023-11-30 09:41 [ ] 浏览次数:

【学名】VerticilliumdahliaKleb

【英文名】Verticilliumwiltofcotton

【中文异名】棉花黄萎病菌

【分类地位】无性态真菌(半知菌类),丝孢纲,轮枝孢属。

【国内外分布】自1914年在美国发现棉花黄萎病以后,该病很快向世界各主要产棉国传播蔓延。到21世纪初,棉花黄萎病已遍布于秘鲁、巴西、阿根廷、塔吉克斯坦等国。中国的棉花黄萎病是在1935年由美国引种传入。到21世纪,棉花黄萎病在中国主要植棉区均有发生,北方棉区重于长江流域棉区。

【寄主范围】寄主范围十分广泛,可为害38科约660种植物,包括十字花科、蔷薇科、豆科、茄科、唇形花科、葫芦科、菊科等。受害较严重的农作物有棉花、马铃薯、向日葵、花生、大豆、茄子、番茄、辣椒等。

【症状特点】棉花黄萎病是系统侵染病害,一般在现蕾后大量发病,由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步向上发展。发病初期,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淡黄色斑块,逐渐扩大后,褪绿变淡,叶片失去光泽,而靠近主脉处并不褪绿,呈现掌状斑纹,叶缘向下卷曲,叶肉变厚发脆。发病后期,叶缘及斑纹变成褐色,乃至枯焦。发病较重的植株到结铃后期病叶往往脱落成光杆,仅剩下顶端小叶,蕾铃稀少,棉铃提前开裂。纵剖病茎,木质部上产生浅褐色断续条纹。夏季低温暴雨后出现急性型水渍萎蔫症状,棉株突然萎垂,叶片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

由于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同,可划分为落叶型或称光秆型(生理Ⅰ型)、枯斑型或掌状枯斑型(生理Ⅱ型)和黄斑型(生理Ⅲ型)等。落叶型该菌系致病力强。病株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出现褪绿萎蔫状,病叶由浅黄色迅速变为黄褐色,病株主茎顶梢侧枝顶端变褐枯死,病铃、包叶变褐干枯,蕾、花、铃大量脱落,仅经10天左右病株成为光秆,纵剖病茎维管束变成黄褐色,严重的延续到植株顶部。枯斑型叶片症状为局部枯斑或掌状枯斑,枯死后脱落,为中等致病力菌系所致。黄斑型病菌致病力较弱,叶片出现黄色斑块,后扩展为掌状黄条斑,叶片不脱落。在久旱高温之后,遇暴雨或大水漫灌,叶部尚未出现症状,植株就突然萎蔫,叶片迅速脱落,棉株成为光秆,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变成淡褐色,这是黄萎病的急性型症状。有时黄萎病和枯萎病混合发生两种症状在同一棉株上显现,但症状常与侵入病原菌种类及数量相关,出现较复杂的情况,可通过剖检病茎鉴别,黄萎病、枯萎病都可引致维管束变色,黄萎病变色较浅,多呈黄褐色;枯萎病颜色较深,多呈黑褐色或黑色,发病重的棉株茎秆、枝条、叶柄的维管束全都变色。

图片 1.png


图片 3.png 

图1-2棉花田间为害状

图片 4.png

图3辣椒危害

图片 2.png

图4棉花黄萎病茎部剖面


【生物学特性】

病原菌的微菌核主要存活于耕作层土壤中。在土壤中的微菌核为长椭圆形或不规则长形,具疣状突起,大小为(50-300)μm×(15-100)μm。

【发病条件与传播途径】

棉花的各部位的组织都可能受到细菌的感染,叶片是棉花黄萎病传播的重要途径。棉籽的细菌率很低,但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途径,而且可远距离传输。细菌直接浸没在土壤中,细菌通过棉花皮层细胞进入导管,然后繁殖。此外,水和农业工作也会导致疾病的传播。6月,当棉花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就会开始发病,长出零星的病株。花芽期进入适宜阶段,病害迅速发展,高峰在7月和8月。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湿度、降雨天数和降雨是决定该病减少和发生的重要因素。地表温度高,日照时数高,雨量少,发病率低,反之亦然。

【检测方法】根据表观症状和剖秆检查。必要时用常规组织分离法,根据棉花黄萎病菌形态特征进行鉴定。

【检疫措施与防治方法】

1. 植物检疫 

加强种子的带菌监测。严禁病地棉种不经硫酸脱绒调出,对调出毛子也必须进行硫酸脱溶处理,消退种子短绒带菌。

2. 农业防治

2.1改茬轮作:轮作换茬可减少土壤病源,起到防病效果,但水旱轮作或改种换茬不能保证植棉面积,有很大的局限性。  

2.2秋后清地,冬前深耕:清除棉花的残枝败叶和杂草,相当于切断传染源;深耕有利于纳蓄冬春雨雪,提墒保墒,也有利于晒垡,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2.3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健壮植株:①开沟浇灌:开沟浇水,切勿大水漫灌,防止病菌随流水蔓延造成棉花黄萎病大面积发生流行;②增施有机肥:有机肥丰富全面的养分可促进棉花生长健壮,进而提高棉花的抗性;③勤深中耕:勤中耕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发育,使全株健壮,增强棉株抗病性;④及时清洁发病田:在病田定苗、整枝、打顶时,及时清除病株枝叶,在田外深埋或烧毁,减少病菌在土壤耕层的积累,降低发病程度。 

3. 化学防治

3.1实施种子包衣:种子带菌是造成棉花黄萎病扩展的最主要最直接原因。因此,建立无病留种田,实施种子包衣是限制该病迅速扩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可有效预防病菌蔓延。

3.2苗床处理:可用福美双可湿性等药剂与土充分拌匀制成药土,将药土制成苗钵备用;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的按比例拌制盖种用土,播种时做到用药土对种子下垫上盖。 

3.3发病初期用药:发病及时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药剂防治。喷叶面肥,用缩节胺化控等手段也有治疗作用。目前还针对棉花黄萎病的特效药,单一的化学防治效果不佳。

(市植保站、局种业处供稿,转自《江苏省农作物入侵病虫害普查图鉴》)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