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将迎来“惊蛰”、“春分”节气,气温逐渐回升,雨量有明显增加,万物复苏,春耕开始。受冷暖空气交替影响,本月瓜菜生产应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注意防范低温连阴雨、倒春寒等农业气象灾害,积极做好春耕复产。
一、主要农事
本月早春大棚种植的西甜瓜、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西葫芦等瓜果蔬菜进入开花期、结果期,露地种植的瓜类、白菜类、薯芋类、绿叶蔬菜、水生蔬菜等种类蔬菜开始播种育苗、移栽,是农事较多的大忙月份,更需要加强田间管理。
二、管理措施
1、播种育苗和移栽
冬瓜、南瓜、苦瓜、丝瓜等瓜类蔬菜可在大中小棚内于本月上中旬播种育苗。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萝卜、茼蒿、苋菜、生菜、小白菜、毛豆等可进行直播,播后要加盖地膜。茄果类、瓜类等已能移栽的大苗,抢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移栽。
2、苗床管理
苗床需加强温光水肥管理,增加通风透光,根据苗情在晴天清晨进行浇水,适当增施钾肥提高幼苗抗逆、抗寒能力;棚内白天温度超过25℃时应及时通风,夜间要用电热线、热风炉、热水循环等设施增温;连阴天及时采取人工补光。
3、设施蔬菜田间管理
一是温湿度管理。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昼夜温差大,应时时关注棚内温湿度变化,及时揭棚通风和闭棚保温增温。白天棚内温度茄果类蔬菜维持在23-28℃,瓜类在23-30℃,番茄开花结果期棚内温度不小于30℃,黄瓜在3月底前要注意保温防冻。当棚内温度大于25℃,要加强通风,下午3-4点应及时关闭通风口,棚内夜间温度大于15℃,气温降幅较大时应增加内覆盖。当外界夜间最低气温高于15℃时保持顶膜,揭开裙膜整夜通风。茄果类蔬菜的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左右,瓜类在80%左右,浇水后的次日上午和中午要及时通风降湿。
二是光照管理。及时搭架、绑蔓、整枝、打叉,去除老叶、病叶、死叶,改善透光条件,整枝打叉要连阴天到来前完成,切忌在阴雨天气里实行,以免留下伤口后利于细菌性病害的侵染。连续阴天、雨雪天气时,自然光照明显不足,需要进行人工补光。
三是肥水管理。采取滴灌、膜下暗灌方式,瓜果蔬菜进入开花结果期开始追肥,用量为亩施高氮高钾型水溶肥5-10千克,水量控制在使土壤湿润为宜。番茄每一穗果开始膨大时追肥一次,黄瓜追肥要掌握早、勤、巧的原则,结果后一般每7—10天追施一次,可适当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液。
4、露地蔬菜管理
大蒜、莴苣、洋葱等越冬茬蔬菜要注意及时中耕化锄,保墒增温,促进根系生长,可亩追施尿素或三元复合肥10-15斤,提苗发棵,促进早返青、恢复生长。
三、灾害防控
1、加强病虫草害防控。“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对蔬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采用“二板一灯一剂”绿色防控技术,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茄果类蔬菜主要防治灰霉病、叶霉病,黄瓜注意防治霜霉病、白粉病、疫病、茶黄螨、蚜虫等。防治药剂可用百菌清、速克灵百菌清烟雾剂、灭蚜烟剂、克螨特或速螨酮等。防治茶黄螨药液主要喷洒在嫩叶的正反面以及嫩茎上,且要在晴天进行,提高防效。严禁使用高毒、禁限用农药,要严格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加强气象灾害防控。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预案。要理通内外三沟,做到雨过田干;遇低温天气,及时覆盖草帘等,防止冻害;遇大风雨雪天气,要拉紧压膜线、加固大棚设施。
3、加强疫情防控。当前仍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要严格落实防疫举措,加强个人防护,减少聚集,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确保疫情防控和蔬菜生产两不误。
(市蔬菜站、局种植业处、国家西甜瓜产业体系盐城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