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量投喂。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抱仔母虾出洞后应及时进行投喂,饵料投喂足量可减少大苗捕食小苗,减少同类相残,提高成活率,同时还可以减少由同类相残引起的白斑综合征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防止病毒在同一批苗种或成虾内水平传播,降低因群体内病毒携带率过高,个体内病毒含量过高而引起的高死亡率。
2、尽早放苗。3-4月是苗种捕捞、运输及投放时段,合理安排生产进程,尽早放苗,避开春季持续升温阶段,可以避免因捕捞运输等作业造成的虾苗机械损伤与白斑综合征病毒共同作用而引起的虾苗死亡。
3、增加溶氧。提高小龙虾的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五月瘟的发生,而溶解氧是影响小龙虾免疫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养殖户应在日常管理中对虾塘进行溶解氧监测,利用增氧机及增氧药剂等使溶解氧维持在5毫克/升以上,避免低于3毫克/升。进行虾苗捕捞时,大量苗种聚集,更要注意增氧,可以持续开启增氧机并施用缓释型增氧剂,避免虾苗因骤然缺氧而发生应激反应。
4、养殖管理。苗种投放前,清除池底过厚淤泥,对养殖水体用生石灰或茶籽饼进行彻底清塘消毒,杀灭野杂鱼及白斑综合征病毒中间宿主。移植水生植物,勤换水,使水体中的物质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此外还可以定期泼洒生石灰或使用微生物制剂如光合细菌、EM菌等,调节池塘水质。对接触养殖水体的工具等及时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病害发生时,及时捞出病死小龙虾,采用掩埋、高温等方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5、应捕尽捕。4-6月份,广大小龙虾养殖户要转变观念,加快存塘虾的消化,降低养殖密度。适时增加捕捞频次,达到上市规格的应捕尽捕,降低小龙虾存塘量,避免因养殖密度过大诱发“五月瘟”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市水产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