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工作动态

我市1案例成功入选2022 年全国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及“三新”技术模式典型案例

发布日期:2022-12-09 16:01 [ ] 浏览次数:

 

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是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的物质基础。推广普及科学施肥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我市十分重视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稻机械侧深施肥、小麦种肥同播、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等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全市化肥使用量削减明显,2021年全市化肥使用量475252吨,较2015年削减8.23%。日前,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了2022 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总结及“三新”技术模式典型案例,我市东台市水稻测深施肥典型案例《施肥一大片 不如机械一条线》成功入选。据了解,本次全国共24个案例入选,其中我省2个。

水稻侧深施肥是一项在机械插秧的同时,在秧苗根侧3-5厘米、深度5厘米处精准施肥的科学施肥技术。该技术充分发挥农机农艺融合优势,插秧施肥同步进行,能够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在缩短缓苗期、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水稻产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后期追肥、减轻面源污染,是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化肥减量增效、农业绿色发展的真招实招。

东台市金秋家庭种植农场水稻种植应用机械侧深施肥“一基两追”技术模式,按氮肥(纯氮)亩施用总量18公斤设计。基肥:在机插秧时应用洋马YR70D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加挂洋马2FC-7水稻侧深施肥机,侧深施肥机肥料箱注入47%(29-8-10)圆粒型缓释肥(控释期60天),调节排肥量档位至每亩40公斤,在机插秧的同时同步将缓释肥施于秧苗侧位,单个小区作业后,清理并计量肥料箱中剩余的肥料,从而得到每亩基肥实际施肥量。追肥:机插后5-7天,将颗粒状除草药剂与分蘖肥混匀后一起施用,分蘖肥亩追施尿素7.5公斤,促花保花肥亩追施38%(30-0-8)圆粒型配方肥9-11公斤(追肥量根据基肥实际施用量确定),均采用无人机低空低量喷施,飞行高度1-2米为宜,飞行速度为4-6米/秒,作业宽幅3-4米。农户常规施肥:基肥亩施用46%(18-12-16)配方肥30公斤;分蘖肥分两次施用,亩施用量分别为7.5公斤、12.5公斤尿素;促花保花肥亩施用38%(30-0-8)配方肥20公斤。

(市耕保站、东台市耕保站供稿)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