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种植业

化肥施用知识普及(五):微肥篇

发布日期:2022-12-20 17:17 [ ] 浏览次数:

 

1、微量元素肥料的概念及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是指土壤中含量很低的化学元素,一般含量为百万分之几,常用ppm表示。植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有铁、锰、铜、锌、硼、钴和钼,与大量元素一样,这些元素也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我国目前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砂、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钼酸钠、钼酸铵等。这些肥料可根据本身的性质,结合土壤和植物情况,单独土施、叶面喷施、种子处理、蘸根等,或几种微量元素肥料混施,或与大量元素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混施,以节约肥料,方便施用,但要注意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防止失去有效性。

2、容易缺硼的土壤和作物

我国南方分布着含硼量低的花岗岩及其它酸性火成岩、片麻岩、砂岩等,又由于淋溶强烈,所以,南方地区广泛缺硼;以黄土母质发育的土壤其硼多呈不溶态,也呈缺硼状态;另外,含有游离碳酸钙的石灰性土壤易缺硼,酸性土壤上过量施用石灰也会导致硼的有效性降低。我市由于大部分土壤均为石灰性土壤,因此也属于缺硼地区。各种作物对硼有着不同要求,一般十字花科、豆科植物如油菜、大豆等对硼的要求较高,对施肥有良好反应;各种根茎作物如甜菜、马铃薯、胡萝卜以及果树对硼的要求量也很大。

3、硼肥的施用方法

一般在土壤水溶性硼低于0.5ppm时施用硼肥。作物需硼的总量不大,适量施用和施用过多造成毒害的差异范围很窄,所以首先要注意用量,施用均匀,避免造成局部毒害。一般土壤撒施硼肥是最普遍采用的方法,需硼较多的作物用量约为0.25—0.5公斤/亩,而一般作物适用用量为0.25公斤/亩(硼砂),叶面喷硼浓度为0.05—0.2%,可采用易溶的硼砂。有资料表明,在砂性土壤上,叶面喷硼和条施硼肥效果相近而优于撒施,而硼易对种子产生毒害,只在严重缺硼地区才采用用硼砂溶液浸种和拌种的方法。硼肥的最佳施用期在作物生长前期和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时期。一般硼在土壤中残效较小,需要每年施用。

4、容易缺锌的土壤和作物

土壤缺锌的原因一般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成土母质缺锌的土壤,如花岗岩发育的土壤;二是含有有机质较高的石灰性水稻土,因有机质的吸附也使锌的有效性降低;三是过量施用磷肥的土壤和某些因恶劣环境条件而限制了根系发育的土壤,也易产生缺锌。土壤缺锌易使一些作物产生生理病害,如水稻缺锌会植株矮小,分蘖延迟,根系小,生育期后延,空壳率高;玉米缺锌导致叶片失绿呈花白色,抽雄吐丝期延迟,果穗缺粒无尖;果树缺锌则幼叶硬面小,引起簇叶,称为小叶病。除水稻、玉米、果树对缺锌敏感外,小麦、花生、大豆、豌豆等也易缺锌。

5、锌肥的施用方法

土壤施锌是最常用的方法,撒施、条施皆可,撒施时要结合耕耙,播种或移栽前是土壤施锌的最佳时间,一般每亩约施用1.5-5.0公斤(硫酸锌);叶面喷施适用于果树类和蔬菜类,只是作物出现缺锌症状时的应急措施,适用于作物生长早期,浓度一般为0.05-0.1%的硫酸锌,果树可用0.5%硫酸锌溶液;种子处理时可用0.1%硫酸锌溶液浸种或用作水稻等种子包衣;而用2-4%的氧化锌悬液蘸秧根是经济有效的方法。锌在土壤中的残效一般为3-5年,可根据土壤,植株分析结果决定是否施用锌肥。

6、钼肥施用方法

钼肥价格昂贵,且容易由于施用不均而造成不良影响,故一般不用土壤施钼的方法,若土壤施钼,一般用量为8-24克/亩)(钼酸铵),蔬菜类可适当增加。叶面喷施是目前最常用的钼肥施用方法,喷施浓度一般为0.01-0.1%的钼酸铵或钼酸钠溶液,一般在苗期和花前期喷施效果较好。种子处理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用0.05-0.1%钼酸铵溶液浸种12小时,也可用2-6克钼酸铵/公斤种子的用量,将钼酸铵溶液、稀释、冷却后拌种。种子处理同叶面喷施结合,能节省肥料,及时有效地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钼。

7、锰肥施用方法

我市石灰性土壤因其碱性容易造成锰活性降低而导致缺锰。锰对豆科作物生长有较为重要的关系,大豆、花生、豌豆、豆科绿肥等对锰肥有良好反应。常用锰肥品种为硫酸锰。可溶性的锰肥施到中性与石灰性土壤中容易成为不活状态,所以基肥多推荐条施,以氧化锰、锰矿渣等溶解度低的锰肥为佳,配合酸性肥料更好;一般用0.05-0.1%硫酸锰喷施是矫正植物缺锰的最有效方法,锰的需要量较大,可喷2—3次,喷施应适期,如大豆的花前期和初花期等;种子处理一般以4—8克硫酸锰/公斤种子的量拌种,或用0.1%硫酸锰溶液浸种半天至一天。锰肥的残效不明显,应注意年年施。

8、施用铁肥对黄叶病的防治效果

缺铁现象在石灰性土壤上最为常见。作物缺铁的主要症状是失绿症,也就是黄叶病。目前施用的铁肥主要是硫酸亚铁,施用方法有基施、喷施、树干注射等。由于铁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在植物中移动性差,基施时可将铁肥与有机肥混施,须在播前或移栽前施用;在植物出现缺铁症状时,喷施0.1-1%浓度的硫酸亚铁,连喷几次,这样一般较土施效果好;对于木本植物还可用固体或液体硫酸亚铁塞入或流入树干。近来,螯合铁肥也逐渐得到运用,黄腐酸铁、FeEDDHA、Fe—EDTA、Fe—DTPA等肥料不论是土施或叶面喷施,效果都较好。铁在土壤中残效不明显,需年年施用。

9、施用大量元素对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有影响,有的有助于吸收,有的则有妨害。氮肥、钾肥施用量过大,会使作物吸硼减少,磷肥用量过大,会因磷锌交互作用而使作物吸锌量减小。一些生理酸性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硫酸铵等的施入,在缺锌、铁的土壤上常会因降低了土壤PH值而提高锌、铁等的活性。此外,大量元素的施用提高了生物量,可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大量氮、磷、钾的施用,不配合微肥,改变了土壤环境条件等,均会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需施用微肥。

(市耕保站供稿)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