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在本市射阳、亭湖、大丰等地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全市菊花面积己超过12万亩。菊花行情在去年上扬的基础上,相关部门预计今年仍将维持高位运行。当前菊花已经进入孕蕾期,是菊花形成的关键期,在田间管理上需转好以下技术环节:
一、排涝防渍。菊花是旱地作物,怕涝怕旱,特别是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如沟渠不畅造成田间积水,极易出现沤根现象,造成基部叶片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如遇连续阴雨天,需开好沟作好畦,理通加深“三沟”,做到排灌畅通。
二、及时打顶。当菊苗长到30cm高时开始打顶,以抑制长高,促使侧芽萌发分枝。本地菊花,通常需打顶3~4次,第一次、第二次打顶已经结束,第三次即将开始。一般本地第三次应轻打,摘去分枝顶芽3~5㎝。应选择晴天植株上露水干后进行打顶。打顶或摘除的菊花头集中带出田外。
三、追施促花肥。8月下旬,用25%的三元复合肥35~40㎏/亩,于阴雨天穴施。施肥方法上,应离根开塘深施,杜绝撒施,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并且每隔7天,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连续3~4次。9月上中旬是菊花现蕾期,需肥量大,应及时追施尿素或进口复合肥15~20kg/亩作蕾肥,以促使花蕾增多、增大,开花整齐。以后视生长状况可再施1~2次。
四、病虫害防治 。菊花的病害主要以叶枯病为主,发病时期为8~9月。要在做好排水降湿的基础上,使用低毒低残留药剂进行防治。对蚜虫、夜蛾类,根据虫情预测预报,及时选择对路农药喷雾防治,并在收获前15天停止用药。
五、适时采收。11月上旬,花瓣平直,有70%的花心散开时进行第一次采收,隔5~7天进行第二次采收,再过7天进行第三次采收。采收应于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进行,将花头摘下。如遇早霜,应提前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