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当前农事

早春西兰花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发布日期:2021-11-19 17:11 [ ] 浏览次数:

西兰花是一种秋冬蔬菜,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广,植株强健,容易栽培。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加速调整,西兰花产业成为我市蔬菜主导产业。响水县规模化种植的西兰花面积达8万亩,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兰花生产基地,其独特的早春西兰——大豆——秋西兰花高效种植模式得到极好的示范推广,逐步形成了适合早春西兰花机械化生产的技术规范。

一、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西兰花机械化生产的基本要求和育苗、起垄、移栽、肥水管理和收获作业环节的技术要求。

二、地块选择

1、西兰花种植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地势平坦、适应机械化生产作业的地块。

2、西兰花种植应实行合理轮作,适宜与青毛豆轮作。

三、种子准备

1、根据种植地区有效积温、种植条件和市场需求,选用适用性强、增产潜力大、优质、适合机械化作业,且通过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由当地农业部门推广的品种,不宜跨纬度引种。早春西兰花选择耐寒、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早中熟品种,如耐寒优秀等。

2、应经精选和分级处理。宜选择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播种前应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防治药剂进行拌种处理。

四、主要环节机械化配备

应选择西兰花专用机型或当地先进、普遍使用的机型,安全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作业性能应满足西兰花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各作业环节所选拖拉机的功率、轮距等参数与配套机具规格、技术参数以及地块大小应与种植方式相匹配。作业前,应进行调试及试生产作业,作业性能达到规定要求后再进行正式作业;作业结束后应及时保养、维护和存放、保管。

(一)整地施基肥

移栽前清理田间杂草及前茬作物残枝,每亩施有机肥1000kg、三元复合肥25kg、硼砂1kg,施后深翻30cm左右,使基肥和土壤混合均匀。

1、机具配置:采用无锡悦田YTLM-80型起垄覆膜机:本机可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镇压、整平、覆膜作业,提高了效率。

2、配套动力604轮式拖拉机,一次起一垄,垄面高度20cm,垄面宽度75~85cm,垄间距110cm。

(二)育苗

根据栽培方式确定播种时间,一般早春西兰花于12月中下旬开始播种育苗,苗龄40天左右。

1、机具配置:采用亚美柯2BP-300(VE-31)育苗播种机,实现钵体工厂化育苗,适应机械移栽。

2、钵体尺寸、苗高适宜栽植机械要求(苗高适宜移栽高度:15-20厘米)。

(三)移栽

幼苗5~6片真叶时即可移栽。大棚栽培1月20日左右移栽,小拱棚栽培2月中下旬移栽。实行大小行移栽,大行距70~80cm,小行距45~50cm,株距35~40cm。采用“品”字行移栽,移栽后必须立即浇透定根水。

1、机具配置:采用亚美柯全自动蔬菜钵苗移栽机,通过“取苗——喂苗——开沟——移栽——覆土——压实”六个步骤,实现无植伤的精准栽插。

2、实现一次一垄2行(行距45cm或55cm)全自动机械化移栽作业;移栽质量好,不伤苗,不埋苗,不窝根,不倒伏,不露苗,无漏栽,无缓苗期,入土即长,移栽后生长更为旺盛;移栽作业效率高,每小时可达移栽3亩,是人工移栽的20倍以上。栽植均匀,株距准确,栽植深度一致,直立度好,株距可在35cm~40cm之间调整。

(四)田间管理

1、温度管理:气温是影响早春西兰花花球发育的决定性因素。早春西兰花花球发育阶段的气温安排在20℃左右。移栽后缓苗前棚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0℃,缓苗后最高温度不超过25℃。双大棚栽培一般在移栽后20~30天(8~10片真叶时),外界最低夜温在2~5℃时拆除二层大棚,3月底4月初(初见花球时)夜温在6~8℃时拆除外层大棚。

2、肥水管理: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促叶肥:第一次在移栽后15~20天,每亩施尿素10~15kg;第二次在第一次施肥后10~15天,每亩施45%三元复合肥15kg。结球肥:在现蕾初期(30%的花球直径达1cm时)每亩施尿素15kg和45%三元复合肥15kg。水分管理:除移栽时浇好定根水外,移栽后三天左右需再浇一次透水,之后保持土壤见干见湿,直至花球形成,特别是结球期要保证水分供应,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多雨季节要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沤根。

3、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时要选择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药剂,并严格控制施肥次数和安全间隔期。

(五)收获

早春西兰花采收期较短,应适时采收,花球达到11cm以上要及时采收,防止散花老化。

由于成熟期不一致,建议采用分时收获,机具配置采用日本进口ATEX牌西兰花辅助收获平台,履带宽度13cm,两履带之间的距离可以在90~170cm之间调整,适合田间跨垄作业。

(市农机推广中心供稿)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