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乡村振兴

疫情防控期间甜叶菊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20-02-11 10:54 [ ] 浏览次数:

当前我市正处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处于关键时期,也是早春甜叶菊管理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防疫和甜叶菊生产工作两不误,现对甜叶菊早春栽培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做好疫情管控措施

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广大种植户应严格执行各地的防疫管控规定,不串门、不聚会,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根据统一安排,独自做好甜叶菊春季田间管理工作。

二、甜叶菊高产高效技术要点

1、一着不让抓好春季田管

1. 1 适宜密度:移栽密度应因品种及移栽时间进行调整,生长势强,生长量大的品种宜稀植,以每亩定植8000-9000株为宜; 生长势弱的品种宜密植,以每亩10000-11000株为宜。适期早栽的可掌握在每亩8000株。移栽期早的田块宜稀植,一般田块以每亩8000株左右为宜; 移栽期迟的田块应适当增加密度,以每亩10000株为宜; 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移栽的,则应提高密度,以每亩12000株为宜。

1. 2 适时打顶:适期打顶有利于促进植株发生分枝,提高产量。打顶时间的早与迟,影响到单株的生长量和干叶的产量,还影响到株型。菊苗生长到5-7对叶片时,摘除顶心最好。摘除顶心的长度以0.8-1.0cm为宜。打顶过迟,促分枝增产效应下降,同时分枝节位过高容易发生倒伏。

1. 3 合理追肥:甜叶菊丰收的关键措施之一就是合理追施肥料。第1次追施苗肥,掌握在定植活棵后或第1次打顶前3-4天,每亩穴施尿素5-7kg。第2次追施发棵肥,掌握在植株封行前或第2次打顶前进行,每亩穴施或条施尿素7.5kg。采收前15-30天,可视苗情采用根外补肥的方法喷施有机叶面肥,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2 、覆膜促早栽培增产保质

2 月上中旬进行整地施肥,3月上旬开挖墒沟,建好三沟,健全水系,顺床面开好5-10cm深的移栽行,并进行苗床炼苗。3月中下旬定植,将甜叶菊苗移栽至移栽行中央,及时覆盖并封闭地膜。4月中下旬视气温回升情况揭膜(膜内>30℃) ,进入正常管理。通过地膜覆盖,发挥地膜防霜冻、防寒流和保温保湿作用,促进植株早活棵、促生长,可使甜叶菊移栽期由常规的4月中下旬(气温稳定在 12℃) 提早到3月中旬,增加营养生长期25-30天,产量可提高30%以上。

3 、绿色防控控害保产增收

由于甜叶菊属于食用农产品,防治上按照“绿色、环保”的植保理念,严格执行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协调运用各种措施开展病虫草害综合治理,努力实现控害保产增收的目标。在甜叶菊生长前期,通过中耕松土,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温,促进根系发育。通过轮作换茬,减轻枯萎病、立枯病等多种土传病害的发生。通过合理密植,实施健身栽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通过科学施肥,按照基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的策略,科学平衡施肥,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植株抗逆性。通过健全水系,实行三沟配套,确保能灌能排,减少病害发生。

 

(市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供稿)


来源: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