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工作动态

我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0-12-09 16:53 [ ] 浏览次数:

2020年,我市坚持“节水节肥、省工增效”的发展理念,把推进水肥一体化作为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整合资源,集聚力量,试验筛选适合我市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参数和水溶肥料品种,优化技术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全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发布《2020年盐城市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指导意见》,成立以市耕保站站长为组长,各县(市、区)耕保站站长为组员的水肥一体化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水肥一体化技术宣传推广,确保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落到实处。二是开展宣传培训。全市全年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58期,培训技术人员150余人次,培训农民5500余人次,培养科技示范大户270余户。各地分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培训活动,特别注重面对面的田间现场培训,现场传授水肥一体化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三是组织学习观摩。每年组织各地技术人员相互观摩学习典型经验,开拓视野,提高认知,了解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作用、技术要点和操作方法,掌握过硬的实用技术。10月中旬,在我市东台召开的2020年江苏省千村万户百企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工作推进会室外观摩现场中,展示了设施蔬菜智能水肥一体化、沼液+水肥一体化、基质+水肥一体化等多项肥水技术应用模式。四是开展试验研究。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市、县(市、区)耕保站开展了一系列的水肥一体化试验工作,试验优化肥料配方72个,集成了一批特色鲜明高效实用的技术模式,有“草莓膜下滴灌”、“果树双行滴灌模式”、“基质+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水肥一体化”、“沼液肥+水肥一体化”、“水培水肥一体化”、“有机肥+配方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基质+水肥一体化”等。五是建立示范区(片)。建立水肥一体化示范区(片)62个,示范面积16178.8亩。示范作物种类得到拓展,不断与社会需求接轨,包括各类苗圃;水稻等粮食作物;玫瑰、菊花、郁金香等花卉;西葫芦、茄子、莴苣等蔬菜;西瓜、车里子、草莓等瓜果。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宣传普及农田节水理念,展示农田节水技术及装备,节约了灌溉用水,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