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部分存塘淡水鱼类越冬后出现了爆发性死亡,主要症状为:眼球突出,体表充血,鳞片竖立,部分病鱼伴随水霉继发感染,养殖户称之为“越冬综合征”。这是由于秋季及越冬期管理不当引起的,做好越冬期管理是预防该病的重要保证。
一、预防措施
1、加强秋冬季水质管理
在入冬前把池水加深到1.8米以上,适当肥水,这样既可以保证水质的稳定,溶氧的充足,也有效避免了突然降温把鱼冻伤。
2、适当投料
冬季鱼体对饵料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但是适当的投饵可以保证鱼体有充足的营养应对严寒季节,因此,冬季应适当投饵。可在天气晴好时保持2-3天投喂一次,但是切勿投喂过多。
3、秋冬季鱼种下塘前需严格做好消毒措施
因水温较低,鱼营养摄入不足,低温期间鱼体损伤的恢复相对于高温时缓慢,且低温时很多消毒药物使用受限,只能选择相对温和的季铵盐络合碘进行泼洒消毒。
4、解毒药的合理使用
解毒药可以有效降低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消除细菌滋生的平台。因此,在入冬前,针对整个养殖周期中大量使用了一些药物的情况,可使用一次解毒药,既可以消除残留药物的毒害,也可以保证水质的优良。开春前,经过一个越冬周期,池塘底部的沉积物增加,可使用一次改底药物配合解毒药物进行处理,这样,保证了开春后鱼类生活的环境健康,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二、治疗建议
冬季鱼类摄食较少,因此对于病害的治疗应以外用药物泼洒为主。首先应根据鱼体状况进行判断,若以细菌感染为主,则选用优质的碘制剂进行泼洒,连用两到三次,隔天使用。若体表继发水霉感染,则可先用煎开的五倍子水配合食盐泼洒,隔天再使用优质碘制剂进行泼洒,隔天再用一到两次。内服方案的选择跟投饵率的大小有关,因开春后投饵较少,内服应以体质提升及消化系统的强化为主,可选择维生素、乳酸菌、保肝药加量3倍的方式拌饵投喂。
(市水产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