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县高举绿色发展大旗,争创现代农业强县
近年来,阜宁县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之路,不断提升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成功举办江苏阜宁(上海)农业招商推介暨“七彩阜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签约农业对接上海合作项目28个;组织“阜宁大米”、“阜宁黑猪”、“阜宁西瓜”三个地理标志品牌及“寜富”、“斤斤有味”、“玉鹰”等企业品牌加入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古河镇粮油批发市场获批农业农村部定点批发市场;圆满组织“2018阜宁首届农民丰收节”,“2018阜宁首届西瓜节”,阜宁西瓜获得全市“梦幻迷宫”杯西瓜争霸赛“瓜王”称号,阜宁草莓获得盐城优质草莓评比金奖;成功与北大荒农垦集团签约1.5万亩订单基地,建立绿色有机产品直营店,共建阜宁区域品牌,罗桥镇获批江苏省“味稻小镇”。
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26万亩,建成100亩以上大棚蔬菜种植基地57个,推广稻虾综合种养10万亩,精心打造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罗桥万亩有机稻米基地,建立集展示、示范、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试验示范区。建成4个省级畜禽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实施农业园区标准化建设工程,新增市级农业园区1个,打造高效农业示范带8个,完善提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16个,村级高效特色农业示范方200个。聚力农产品“接轨上海”,整合打造“七彩阜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全面建成“菜篮子”工程蔬菜生产基地2个,创建蔬菜园艺作物标准园1个,持续打造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创建各类休闲农业品牌13个,新建成休闲农业景点3个,提升打造七彩农业园等6个特色小镇。建立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基地26个,田头蓄粪池5400立方。集成推广“轮、控、改、替、收”全程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稳步推进农药零增长,建成18个稻麦、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7个林果绿色防控示范区,辐射面积近12万亩。
倡导绿色高质高效,再塑阜宁大米品牌
阜宁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百强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稻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县。“阜宁大米”荣获中国地理标志集体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江苏大米十大区域名牌”称号。
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粮食提质、稻田增效、农民得益为目标,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突出强化政策扶持,依靠技术集成推广,促进资源要素高效利用,良种良法综合配套,农机农艺有机融合,通过成立创建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纳入目标考核、保障高效实施,举办讲堂论坛、提供智力支撑,建造“百谷亭”、打造稻田文化,稻米开镰节、做强“味稻小镇”,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实现资源绿色持续利用等方法,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在全县19个镇区创建5000亩以上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基地4个,1000亩以上基地15个,创建面积达到10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0万亩,实现粮食生产绿色高质高效目标。
聚焦高效设施农业,接轨上海营销市场
连续多年被江苏省评为高效农业先进县,全县已累计发展高效设施农业26万亩,主要种植西瓜、辣椒、瓜蒌、番茄、葡萄等,2016年获得中国西瓜之乡称号。设施农业基地的年亩均效益1.2万元以上。按“一镇一园区”的要求,全县已建成市级以上农业园区18个。在县镇城郊、主要干道沿线建成各类蔬果休闲采摘园26个,在大幅提高基地效益的同时,增加了市民的幸福感。通过高效设施农业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农民就近就业岗位近10000个,年务工工资性收入达亿元。
深入开展上海市场调研,充分了解上海市场的需求特点和产品准入标准,进行自我对照,加强完善和提升。加强宣传和推介我县地方特色农产品,在上海成功举办了江苏阜宁(上海)农业招商推介暨“七彩阜宁”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发布会,签订了销售、产业和技术等各类农业合作项目26个,积极参加省市在上海举办的农产品博览会和展示展销活动3场。同时,积极开展与上海市场合作,在上海建立农产品综合配送中心2个,农产品直营店20个,与上海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签约建成羊寨外口果品、陈集汪朱蔬菜、新沟大楼瓜菜、板湖孔荡瓜菜等直供基地1000亩,极大提高了我县农产品在上海市场的知晓度和占有率。
推广稻虾综合种养,培植绿色新兴产业
近年来,阜宁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2019年全县推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0万亩,其中连片百亩以上规模基地415个,预计年实现产业产值10亿元,增收3亿元。稻虾种养已成为全县乡村振兴、扶贫增收、农业增效、绿色发展的重要新兴产业。县连续2年专门出台奖补政策,对新发展连片200亩、500亩以上稻虾综合种养基地的农户给予奖励,并联结村集体增收、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就业,有效地激发镇村发展稻虾综合种养的积极性。坚持把稻虾产业作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工程项目,连续将稻虾产业发展纳入各镇区年度重要工作考核,严格检查督办、奖惩考核,强势推动稻虾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挂靠科研院所开展稻虾产业合作,邀请专家开展专题培训和现场指导,专门编印《阜宁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规程》,主动接轨上海、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推介阜宁小龙虾、优质虾田米;组建县级稻虾产业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向种养户提供产业化服务。下一步,我县将围绕发展稻虾规模20万亩、突破产值20亿元的目标,着力培育稻虾种养示范园区、新建龙虾交易市场、新上稻虾产品加工、创建“阜宁小龙虾”地理标志商标,做大做强稻虾产业链,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严守健康养殖关口,做优生态黑猪产业
全面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所有规模养殖场必须配备粪污处理设施,排污不达标的立即关闭。加快阜宁黑猪示范工程建设,积极与省农科院畜牧所合作,引进“阜宁黑猪”原种,并签订苏紫黑猪扩繁合作协议,培植益林永盛、益林众信、板湖宏禹、吴滩双马等黑猪扩繁基地,扩大东沟永西、板湖西湖、羊寨桃花园等生态黑猪养殖规模,确保年出栏阜宁黑猪不低于10万头。对养殖场品种选择、饲养、屠宰、销售实行全程质量控制,进一步提升阜宁生态黑猪“原生态、无药残、口感好、肉味香”的优异品质,占稳上海、南京、苏州、盐城等地市场。
抢占有机农业高地,丰富“七彩阜宁”产品
阜宁县发展有机农产品的基础较好,特别是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初步形成有机稻米、精品蔬果、生态猪肉三大有机产业,成功列入第七批(2017年度)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名单。截至目前,全县有机种植面积达1094.18公顷,年产值11311万元;有机养殖面积37公顷,年产值1060万元;有机加工生产企业5家,年产值1481万元;14家公司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共获得稻谷、番茄、黑猪肉、卜页等品种有机证书24张。全面实施阜宁大米、阜宁黑猪、阜宁西瓜、阜宁大糕、马家荡大青蟹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开设专营实体、电商门店,让更多的具有阜宁特色的农产品走进大市场,获得高效益。
实施肥药减量工程,优化绿色生态环境
普及测土配方施肥,不断完善精准施肥技术。以家庭农场、种田大户、土地股份合作社为平台,带动全县普及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在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效农业示范区,将膜下微灌、地面滴灌、空中喷灌与施肥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粮食规模种植基地上,推广种肥同播或侧深施肥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加大有机肥应用力度,提高基础地力。采取“养殖场+社会服务+种田大户”模式,就地、就近转化畜禽粪便,实现农牧良性发展。建立双减示范基地,培植化肥减量增效样板。建立化肥减量示范基地26个,采取示范控释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综合措施。已建成的25个绿色防控示范区,新建3个省级和2个市、县级绿色防控示范区,示范区内全面推广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防控措施,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推广科学安全用药,减少残留污染。加强种子处理,降低病虫发生基数。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分生育期开展总体防治,实现一防多治。优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药剂,提高防治效果。积极推进社会化机械服务,大幅降低农药总用量。
构建智慧农业平台,助力高质量发展
在优质稻米、有机稻米、设施农业、畜禽、水产、渔业等基地园区,建立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统一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立有效的生产管理电子档案,建立长期的物联网环境监测和可视化监控,建立统一的24小时360度无死角全生命周期可视化追溯系统,建立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智能物流、冷库等全产业链配套设施,提高了阜宁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8年被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表彰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创新项目”。智慧农业平台以“种得好、养得好”为创新性,实现“人在做、视可控、云在算”的天地空一体监管;以“卖得好”为针对性,抓住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契机,建立经营性大数据应用与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出村进城”;以“管得好、服务得好”为目标,建立行政管理系统,提升政府、企业管理效率,优化管理方式,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精准、及时和全程式服务。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加强,百姓就业、生产收入明显提高,农业增效达17.4亿元。
严格控减面源污染,促进农牧生态循环
对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实行“以奖促治、先建后补”,全县新建各种粪便收集池7万多立方,新上粪污处理设施设备46台套,新建异位发酵床7400多平方;建成规模场沼气池35座,池容5300立方米,年处理畜禽粪便近50万吨。推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积极推广“猪-肥(沼)-果”、“猪-肥(沼)-粮”等多种循环利用模式,实现“种养结合、以种补养、以养促农”。培植社会载体,采取“养殖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种田大户”运作模式,运行资金由种植户出一点、养殖户贴一点、政府补一点,将养殖场畜禽粪便运输到种植大户田头蓄粪池内,经发酵后喷洒下田,实现农牧结合。
农旅融合快速推进,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全县已创建各类休闲农业品牌18个,2017年阜宁七彩农业公园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今年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农旅融合发展工程,重点打造“五区一带”休闲观光农业。七彩阜宁农业公园重点发展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展示等景点;桃花源生态经济区主要建设果品采摘等项目;马家荡主要建设水乡民俗文化等项目;北郊生态农业园主要建设风情玫瑰园等特色景点;“十里风光带”主要实施乡愁文化、田园风光等项目;阜益线农旅融合示范带重点建设草莓、葡萄等采摘园项目。七彩阜宁农业公园争创五星级省乡村旅游示范区,十里风光带争创四星级省乡村旅游示范区,新创市级休闲农业景点3个。努力实现田园向公园发展、乡村向景区迈进,满足城乡居民休闲观光之需,不断提升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