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当前农事

春季蔬菜生产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19-03-28 16:24 [ ] 浏览次数:

近日,气温升温较快,早春瓜果蔬菜纷纷进入现蕾、开花、坐果的关键时期,由于春季气温时常出现大幅度波动,加强田间蔬菜生产管理,确保蔬菜健康安全生长,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棚设施蔬菜生产管理。一是合理调控温湿度。大棚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揭膜通风,调节棚内温度和湿度,一般白天保持在25—30℃,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豆类蔬菜不要超过32℃,丝瓜、苦瓜、甜瓜、西瓜等不超过35℃,叶菜类和葱蒜类不超过30℃;下午3-4点应及时关闭通风口,夜间控制在15-20℃,棚室湿度不超过80%。气温降幅较大时应增加内覆盖,提高棚内温度。当外界最低温高于13℃时,可全天通风。二是增加光照。在保证大棚设施内温湿度的情况下,大棚的内棚、草帘、保温被等要及时揭除,增加蔬菜的见光时间。及时整枝、打叉、绑蔓,摘除病、老、黄叶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并将老病叶带离大棚深埋。三是科学肥水管理。开花后或采收1-2次果实,宜采取滴灌、膜下暗灌,亩追冲施肥5-10斤,肥料要选择高氮高钾型水溶肥,水量控制在使土壤湿润为宜。浇水后可短时间内封闭大棚,提高棚内温度,待地温上升后再通风降湿。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控。病害预防可通过控制浇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将植株残体清除出田园,减轻发病病原。当前蔬菜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等病害,虫害主要有蚜虫、粉虱等。病害可用百菌清、速克灵烟雾剂等药剂预防。虫害可在棚内悬挂黄板、蓝板诱杀,色板上虫量增加时,可选用阿维菌素、蚍虫啉等防治。

二、露地蔬菜生产管理。莴苣、大蒜、韭菜、洋葱、马铃薯等越冬茬蔬菜要注意及时中耕划锄,减少田间杂草,保墒增温,促进根系生长,并根据苗情亩追施10-15斤尿素或三元复合肥,提苗发棵,促其早返青、生长。随着气温的渐渐升高,病虫害开始加重发生。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对蔬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推广“二板一灯一剂”绿色防控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高产优质。

三、春播蔬菜生产管理。早春蔬菜是全年蔬菜生产的重点,也是全年菜农增收的重头,要充分利用现有空地,有条件的可搭建大棚设施,购买商品种苗,种植瓜果蔬菜,做到能扩尽扩、能种皆种、努力增收。春播的露地绿叶蔬菜、豇豆、冬瓜及茄果类蔬菜等应提前要整好地,深耕培肥,培育健康种苗、冷尾暖头定植移栽,定植后要及时浇水。推广深沟高垄,内外三沟配套,水系畅通。

四、加强灾害防患。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连阴天、“倒春寒”、大风等天气到来之前,及早做好预防措施。一是做好连阴大风天气的防控。春季天气变化多,连阴天到来前要控制浇水,白天增加见光时间;加强低温锻炼,提高蔬菜植株抗寒能力,应对极低温度、大风天气,要采取增加内覆盖、加固大棚设施,修补破损的棚膜,以防冻伤植株。二是加强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大量施用动物源商品有机肥和畜禽粪便肥料、连作重茬、全年覆盖棚膜、冬季采用“小沟死溏水”灌溉和大量施用冲施肥等都可造成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导致土壤板结,严重阻碍植株正常生长。应推广夏季揭棚洗盐、深沟高垄栽培、全层覆盖地膜、膜下滴灌、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栽培技术。有机肥应施用植物源有机肥,施用前要使有机肥充分腐熟。冲施肥施用量、次数不能过多或频繁,次生盐渍化重的田块应选择改种水生蔬菜、水稻或在夏季揭膜增加雨水洗盐。三是科学使用农膜覆盖。推广全层覆盖地膜,可增温、控湿、保墒、抑草,促进蔬菜早发生长,要推广使用0.01mm厚的标准地膜覆盖,杜绝使用小于0.008mm以下的非标薄地膜,蔬菜收获结束及时做好地膜回收利用,防止产生白色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五、及时采收防滞销。春季瓜果蔬菜市场需求大,价格俏,对能上市的蔬菜和已成熟的瓜果蔬菜,要及时采收上市,以减少植株养分的消耗,形成销售,努力增收收入。随着气温上升,蔬菜上市量将不断增加,应提前做好规划,不断拓展销售途径,尽量避开蔬菜集中上市,防止产品滞销。

(盐城市蔬菜站供稿)

来源: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