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当前农事

大麦冬前管理技术措施

发布日期:2019-11-25 16:35 [ ] 浏览次数:

受种植效益低、国外进口大麦的冲击,我市大麦生产开展结构性调整,改为啤用籽粒、饲用籽粒、青储大麦、苗用若叶、景观大麦等多种用途,近年来大麦产业发展趋于稳定。与小麦相比,大麦冬前生长比较旺盛,管理不当容易旺长,易受冻害、渍害等影响。因此要加强冬前管理,确保安全越冬。

1、健全沟系严防渍害。今年秋播田间偏干,利于及时开沟,沟系配套比例较高。针对干旱导致部分田块出现的大麦缺苗断垄的现象,首先要及时做好查缺补缺。针对部分地区洇水抗旱的田块沟系淤塞要及时疏通,确保麦田雨止田干,严防旱涝急转导致麦田渍害。

2、增施肥料严防冻害。“基肥不足苗肥补”。对于白田下种或基肥用量不足的麦田,要尽早抓住降雨或灌溉的有利时机,补施苗肥或分蘖肥。啤酒大麦肥料运筹遵循控制施氮总量,减少追肥,增施叶面肥的原则;其它用途大麦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7.5公斤左右“捉黄塘”促弱苗。磷钾肥对大麦具有促进根系发育和增加根量、形成壮杆提高抗性等作用,苗期追施效果较好。同时,可根据苗情及气温情况适当化控,提高越冬抗寒性。

3、及时严防病虫草害。前期干旱,田间化除效果不佳,近期普降雨水,抓住寒潮后气温回升的时机要及时利用对路药剂防治。另外各地要切实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

(市粮油站、啤酒大麦创新团队 供稿)

来源: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