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响水县农业农村局争取财政资金5100万元,在南河、双港、小尖、六套、七套、张集等镇、中心社区实施产业扶持项目20个,对西兰花、莲藕、黄桃等富民产业进行有效扶持。通过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合作主体、能人大户,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力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该局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好龙头企业与贫困村居的产业开发对接,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典型促带动,助推产业富民。响水县春秋园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由共产党员、盐城市创业标兵陈济刚领头创办。2017以来,公司在县级财政资金的扶持下,共投入1500万元,新建厂房5000平方米,引进三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8辆运输车,年生产西兰花达1万吨,冷库容量达12000立方,长年带动200人在车间就近就业。
今年42岁的张秀海是六套中心社区双民村八组村民,2015年夏天,因在炒菜时液化气罐爆炸,他被烧成重伤。沉重的治疗费用,花去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大笔外债。他成为村里一名低收入户,与张秀海同村的陈济刚了解到张秀海的情况后,主动上门让张秀海到公司上班,每月固定工资4000元。陈济刚伸出的援手让张秀海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从2016年到现在,张秀海每年的工资总额一直保持在5万元以上。现在张秀海逢人便讲:“陈总是我脱贫致富的大恩人,今年,陈总还在西兰花大道上栽植了700亩西兰花,从种到收,陈总让人教我栽培技术,公司给了我生活的希望,我必须要以更大的作为回报公司。”
公司为引领与相关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业经营主体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通过产业联动、要素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同时加强信息产业与农业的“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将果蔬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融合在一起,协同发展,健全完善的农业产业链、就业链、价值链,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益。去年,西兰花价格一度低迷,秋季市场价每斤不到四毛钱,响水万洋公司以市场每斤八毛元的价格实行保底价收购,最大限度减少种植户损失,切实保护群众利益,体现了一位企业家诚实守信,关爱群众的社会责任感。
响水镇青年农民冯海峰前几年在苏南务工,去年他在南河镇流转168亩土地种植西兰花,由于资金不足,再加上技术不够,他生产的西兰花价格较低,净亏30多万元。“当时缺少资金,没办法建冷库,货买的早,价格低,要是有冷库保鲜,估计亏损要好多了,今年有了县富民项目资金注入75万元,我又自筹一部分,今年兴上了冷库,达4000个立方,年库容达1500吨,目前西兰花市场价格1.8元一斤,产品全部出口到东南亚市场,收入十分可观。我又流转土地130多亩,目前总面积达300亩,亩产值5000元左右,每天有10个劳力在基地务工,每天每人80元以上,感谢政府给我们注入富民产业资金,为我们帮了大忙。”
创业女能人陈永俊,多年在上海从事餐饮管理工作,2013年,她在响水创业富民政策的吸引下,回到六套中心社区双民村流转了300亩地,开始学习种植西瓜和西兰花。一开始,由于缺少经验和技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2013年,陈永俊种地亏损了100多万元,多年的积蓄和汗水一下子付诸东流,一向要强的女强人,一下子差点被眼前的残酷现实打倒。正当她举步维艰之时,当地党委、政府和县涉农部门向她伸出援手,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给予她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她重拾信心,重燃创业激情,2018年,她投资创办了响水旭泽农业有限公司,套种西兰花、洋葱、毛豆、西瓜等900多亩,可辐射带动周边种植基地3000亩。今年初,她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扶持下,又投资900万元,新建6000立方米冷藏保鲜库、200平方米办公用房及厂房1100平方米、1条保鲜蔬菜生产线,现已发展成为优质果蔬种植、冷藏、保鲜、初加工、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县级农业龙头企业。
“有了县财政资金的注入,对我们来说确实是及时雨,不仅增强了我们创业的信心,更为企业长足发展增添了活力,估计今年公司可增收100多万元。公司将带动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9万元,带动当地10低收入户脱贫,每户年收入不低于7500元。公司吸纳20余人常年在基地务工增收,月工资3000元左右,带动季节性用工200余人。”现已成为六套中心社区双民村村支书的陈永俊深有感触地说。
家住唐友村的石恒成,今年54岁,老婆患有残疾,家庭贫困。2017年以来,老石被安置到基地务工,从事西兰花搬运工,每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家住皂角村的李成东今年70岁,家里三口人,老婆与小儿子都没有职业,家庭一度贫困,这两年,老李进基地务工,收入可观,今年可望脱贫。
盐城春禾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由浙江客商叶恩军在响水投资创办,主营西兰花等农副产品育苗、种植、加工、冷藏保鲜、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2018年,县农业农村局争取700万元用于公司富民产业项目投入,扩大再生产。目前,省级财政补助资金400万元用于一期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已于今年6月底建成,正在组织验收阶段,项目建成后,每季可育苗900万株西兰花苗,满足周边3000亩种植基地需要,带动洪南村集体经济年内增收12万元。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647.78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实施主体自筹资金347.78万元。项目建成后,每季可育苗900万株西兰花苗,满足周边3000亩种植基地需要;而且将带动洪南村集体经济年内增收9万元。常年带动周边50-60人进行季节性增收,每人每月增加收入2500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全县现有以西兰花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及新型合作组织60多个,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的带动,三年多来,帮助4000多户、12000多名低收入人口增收脱贫。
作者:张茂华 来源:响水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