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地方之窗

大丰区高质量秋种进行时

发布日期:2019-10-28 10:40 [ ] 浏览次数:


时至“霜降”,作为全市粮油、特经作物重点产区,我区秋种生产高质量开耕落谷。

“秋种一季定全年”。“霜降”这天一大早,在大丰经济开发区同圣村的一处大田里,江苏盐城众鑫农业合作社理事长沈琴和几位员工一起,将一包包金灿灿的“苏啤3号”大麦种子和乌油油的生物炭基复合肥倒进大型拖拉机后置的种子、肥料箱。少顷,8台大马力拖拉机按照“先犁后耙再播种,然后再把墒沟挖”的作业流程,轰鸣着驶向大田深处。沈琴告诉记者,今天他们耕种的是江苏省现代农业(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的400亩优质青贮大麦试验示范基地。虽然这些大麦长成后将用于奶牛、山羊等牲畜饲料,但他们看重的是一棵棵饲草背后“一杯奶”的质量好坏,他们和种植常规麦子一样按部就班,“用心用力”,无论是麦种的选择、基肥的生物功效以及播种质量,他们都坚持从头抓紧,以优质饲料的供应,换取奶牛挤出的每一滴奶的高品质。采访中记者发现,众鑫合作社此次种植的“苏啤3号”大麦,按照常规播期和墒情现状,可以按每亩15公斤的播种量。但由于青贮大麦不仅要有饱满的籽粒保证蛋白质含量,而且要有足够的秸秆鲜草量达到饲料干物质纤维素等等的结构标准。为此,沈琴决定每亩地增加2.5公斤的播种量。虽然每亩增加了十多元的用种用肥成本,但只要大麦生育期管理措施得当,那么,明年初夏收获的青贮大麦将无疑是牛羊养殖企业最欢迎的上等饲料。


同样以高质量、严标准开展秋种生产的不仅只是众鑫农业。在江苏金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龙作业区的一块刚刚收完水稻的田头,一位农技员模样的人弯腰抓起一把泥土轻揉成团,然后在齐胸处松手落地。一旁的人明白,这是公司董事长、推广研究员王宣山在测试土壤墒情,以决定何时耕种小麦。江苏金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生产、加工、供应优质稻麦良种为主,常年承担多个国家、省、市现代农业水稻、小麦技术体系推广示范项目。为了培育供应更多更好的优良种子,董事长、推广研究员王宣山带领农技人员踏遍公司4万多亩秋播茬口,以生产优质麦种的最严技术要求,针对不同土壤条件,拿出适用于每个片、每个方的秋播技术方案。良种选择既使用省、市“主推品种”,又适合本地及周边大面积生产。秋播基肥施用、种子药剂处理坚持从头体现“减量提效、减量控害”的“零增长”国颁标准,真正把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的“硬着子”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在大丰港区华丰农业园区,记者与正在这里检查了解秋收秋种工作进度质量的大丰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顾龙林和粮油技术指导站站长、推广研究员韦运和相遇。顾龙林介绍,今年大丰秋收秋种面积分别达到90万亩和150万亩。尽管“双秋”工作压力大,但区委、区政府着眼于从难从严,从早从实抓好高质量发展农业,提出了坚持高质高效绿色发展理念,以提高秋种质量为主攻目标,强化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应用,为来年农业丰产丰收奠定良好基础的秋种工作总体思路。依据这一思路,农业农村局在优化品种布局、提高播种质量、精准有序播种等三大具体措施上为农业经营主体、广大种植户开出指导“处方”。全区按单品种规模化连片种植的规划,选用省、市农业科技部门主推的“宁镇扬”系列小麦品种。关键技术上坚持适期适量播种,压缩晚播面积,抗逆播种,好中争优等路径,反复宣传强调一个“适”字,最大程度上纠正避免以往秋种工作少数村户因盲目性、随意性形成的作物不是“热死”就是“冻伤”和“烂耕滥种”现象。肥药的施用在土壤的“适口性”和用量“零增长”上动脑筋,主张一次性施足缓释性基肥,以促进分蘖为目的追施腊肥,全程少打精用农药的绿色防控策略。

为解决前茬收获以及旱水不同土壤墒情地块的秋种统筹协调问题,大丰区农业农村局还在对全区投入秋收秋种的两千多台套农业机械动力进行全面“体检”的基础上,分别落实生产节点时间分布,实行精准有序播种。农机监理人员全程参与秋收秋种的农机化配套服务,通过农机和农艺的结合,确保秋收秋种工作优质高效向前推进。

(朱明贵)

来源: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