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花生用途较多,除传统的油用、烘烤和果酱果汁加工外,鲜食花生逐渐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新宠。鲜食花生即青花生,也就是将成熟的花生鲜果直接供应市场。除正常春播、夏播种植外,还可以春提前、秋延后生产,以延长供应期,满足市场需求。
一、播前准备
1、田块选择
种植花生,宜选择土层较厚、土壤疏松的砂壤土、壤土田块,并要适时深翻,加厚活土层,搞好“三沟”配套。
2、适宜品种
根据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及时优化品种布局,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作为鲜食花生,北方花生区可以选用鲁花14、徐花8号、花育16号等生育期短、果大质优的品种,搭配推广早熟四粒红、丰花4号、丰花6号、花育20号、花育23号等小花生品种。
3、种子处理
中大果品种亩用荚果20-23公斤,中小果品种亩用荚果18-20公斤。荚果在春季复晒的基础上,剥壳前1-2周再晒1-2次,播种前1周进行剥壳和选种,机械剥壳时注意保持适当的果壳水分,避免荚果太干太脆,以减少种仁破损。同时及时精选种仁,剔除病、杂、劣、瘪、破损籽,保证种仁生活力。播前2-3天进行药剂拌种,可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40毫升、400克/升卫福50毫升对水250-300毫升均匀拌种后晾干。
二、一体化种植
选用一体机作业,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覆膜、化除等工序。
1、大垄双行种植
设定垄宽80-85厘米,垄高15-18厘米,垄面宽50厘米左右,每垄播两行,穴距16-20厘米,每穴2-3粒。中大果品种适当稀播,每亩8500-9000穴,每穴两苗;中小果品种适当密植,每亩9500-10000穴,每穴两苗;早春、晚夏播种适当密植,正常夏播适当稀播。
2、地膜覆盖
选用宽90-100厘米、厚0.007-0.008毫米的可降解地膜进行地膜覆盖。早春可适当提前覆膜进行增温保湿,膜内5厘米平均土温稳定在12、13度以上时可以分别播种小果及中大果品种。一般苏中地区大小棚内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时可于3月15-20日播种,早春仅单层地膜覆盖时可于4月5-10日,露地宜于4月15日以后播种,苏北地区再分别推迟5-7天。为推迟花生采收时间,可适当推迟夏花生播种时间。淮北夏播花生最迟播期可晚至7月10前,苏中可晚至7月20日播种,为避免后期低温危害,必须采用覆膜栽培方式。为保证鲜花生连续上市,也可以分批播种,每隔10天播种1次。
3、肥料施用
每亩准备优质腐熟有机肥2-3吨或商品有机肥1吨,于整地前施用;同时选用15-15-15高浓度复合肥30-40公斤、尿素5-10公斤,于平整后均匀撒施。对保肥水较差的田块,宜施用缓释控释肥50公斤/亩,中微量肥料5-10公斤/亩,起垄时包施在垄内,或播种时用播种机、施肥器施在垄中间。据产量指标加强有机肥及中微量元素肥应用,防止空、瘪果等现象。
4、化学除草
化除时以选用96%异丙甲草胺或72%都尔乳油为宜,亩用量100毫升,对适量清水均匀喷施。手动喷雾器亩用水量50公斤,高压喷雾机亩用清水20公斤。
三、苗期管理
(一)早春大棚栽培,在出土后要及时查苗、破膜补苗,对缺苗较重的地块,要查出原因,及时补种。
1、查苗补苗
花生出苗后,立即查苗。缺苗严重的地块,用原品种催芽补种;缺苗较轻的地块,可在花生2~3叶期带土移栽。栽苗时间最好选在傍晚或阴天进行,栽后浇水。
2、破膜放苗
自播种到4月中旬期间一直处于棚内,因早期地膜内温度较低,在花生开花下针前可以不破膜,从而较好地保持土温;到4月下旬以后,棚内最低温度在15度以上、地膜内午后最高温度达35度以上时,再破膜、引棵出膜,防旺长。
3、拣出膜下侧枝
自团棵期开始,要及时检查并抠取压埋在膜下横生的侧枝,使其健壮发育,始花前需进行2~3次。
(二)地膜栽培
1、撤土坷
对播种行上方覆土压膜的地块,当幼苗出土、现绿时,及时将播种行上方的土撤至垄沟。
2、在出土后要及时查苗、破膜补苗
幼苗露出绿叶时即可破膜放苗。破膜放苗要在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以免伤苗伤叶。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采用二次破膜法,即根据膜内气温进行破膜引苗,出苗后当地膜内气温连续3天以上达32度以上时,在幼苗正上方破小口,先行小口破膜,让苗仍处于地膜内,可以进行少量的空气流通即可;当地膜内气温有达到35度以上时,再行引苗出膜,从而较好地加速生育进度。
四、中后期管理
当花生进入立针期之后,即开始结荚,据生育期要求适当补水,当中午前后,花生出现短暂萎蔫后,说明花生缺水,宜在早、晚适当补水。
1、控棵增果保稳长
早春大棚栽培易引起徒长而过早封行,果针高吊而针多不实。可在花生盛花期前后,株高为35-40厘米左右时,喷施“金果宝”、“壮饱胺”等调节生长,同时加入叶面肥叶面喷雾,隔15天视生长情况可再喷一次。
2、及时排灌增饱果
成熟期大多雨水较多,易引起根系腐烂、发生烂果,特别是结荚期要注意排除耕作层的渍水;同时注意后期遇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补墒。
3、防治病虫保丰收
各地根据预测预报与实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注意安全用药,确保产品无害。
五、收获
荚果饱果率50%以上时开始陆续采收上市,以后可视市场行情收获,或鲜果冷储择机上市。收获时注意一并处理残膜,避免污染。
(市粮油站、农业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