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当前农事

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17-10-11 11:02 [ ] 浏览次数:

 

  秋播期间是防治大、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尤其对系统侵染病害、土传病害、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等的防治都十分重要。我市麦播期病虫害主要防治对象是:麦类黑穗病、大麦条纹病、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在防治方法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综合利用其它防治措施,力争全面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具体防治技术如下:

  一、强化检疫,防止危险病虫传播。严格把好种子调运检疫关,未经检疫合格的一律不能作为种子使用。

  二、选用抗、耐病品种,播前选种、晒种:大麦黄花叶病发生地区大力推广苏啤等抗病品种;小麦梭条花叶病重发地区要选用宁麦13、淮麦20、郑麦9023、扬辐麦2号等抗(耐)病品种,不宜种植感病的镇麦10号,切实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在播种前抢晴晒种1-2天,同时精选种子,淘汰病粒、秕粒,减少和杀死部分种子病菌,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增强抗病性。

  三、搞好种子处理,预防种传、土传病害:

  小麦:近年来小麦纹枯病、腥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等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①预防黑穗病、纹枯病:可选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克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毫升对水200毫升,或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 20ml,加水180ml,拌麦种10kg。②预防全蚀病:可选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 20-30毫升对水100-120毫升,拌麦种10公斤,然后堆闷10-12小时,晾干后播种。③预防小麦根腐病:可选用25g/L咯菌腈悬浮剂 20毫升对水180毫升拌麦种10公斤。

  大麦:可选择2%戊唑醇湿拌种剂10克+ 25%咪鲜胺乳油2毫升混用,或选择40%萎锈·福美悬浮剂25-30毫升单用,拌麦种10公斤,能有效预防大麦条纹病、黑穗病和纹枯病的发生。

  四、科学防治旱茬田块地下害虫 :

  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旱茬作物田间蛴螬、蝼蛄数量仍然偏多,如不及早预防,将造成缺苗断垄,并且等到发现其危害症状,再防治难度大,效果也差。

  1、毒土法:每亩用15%毒死蜱(乐斯灵)颗粒剂1.0—1.5公斤(有小麦吸浆虫的田块亩用量要增加到2公斤),或用48%毒死蜱乳油250-300毫升对水1-2公斤喷拌细土或菜籽饼20公斤,于耕耙前撒施,随耕翻入土。

  2、拌种法:可选用40%辛硫磷乳油20毫升对水2公斤,或48%毒死蜱乳油10毫升对水1公斤,喷拌麦种10公斤,拌后堆闷3—4小时,晾干后播种。

  3、毒饵法:蝼蛄较多的田块,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毫升加适量水稀释喷拌到2公斤炒香的麦麸、豆饼、米糠等饵料上,傍晚撒施于田间。

  五、注意事项: ①要根据用种量,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均匀拌种,不得随意加大用量,以防止药害发生。②病害和虫害混发区,可选用以上杀菌剂和杀虫剂同时拌种,但必须先拌杀虫剂,堆闷晾干,再拌杀菌剂,拌好杀菌剂立即播种。③用有机磷农药拌种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尽量做到随拌随用,剩余的毒种要妥善保管或深埋处理,防止人畜中毒事故发生。④要慎用水溶性液剂、水乳剂型药剂拌种,以免影响出苗。(盐城市植保植检站)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