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地处东台、大丰、兴化三县交界处,串场河与车路河在此交汇。近年来,甘港村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千万工程”经验,锚定“宜居宜业宜游”目标,统筹推进生态、产业、治理协同发展,成功获评“全国文明村”“江苏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16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5.05万元。
转型突围:生态经济释放红利。甘港村两委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走富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村党委以壮士断腕决心关闭7家污染企业,腾出绿色发展空间。流转5000亩土地成立惜禾农业公司,打造绿色认证的“锦绣黄桃”“翠冠梨”,成为地方龙头型农业企业;投资1200万元建成新之能秸秆处理中心,年消化4万吨秸秆,根治焚烧顽疾并辐射三市县区;依托国家3A级景区打造文旅引擎,村史馆陈列2000件农史实物,百坊园、百果园年吸引沪苏游客30万人次。生态转型带动三产总值突破15亿元,全村实现三业总值15亿元。
人居升级:水乡画卷照进现实。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建成“百户中心村”“甘港人家”四大生态社区,320户村民入住白墙黛瓦的联排别墅。同步配套党群服务中心、颐养院、农民游园等20余项设施,实现“六通十有”全覆盖,自来水、宽带、硬质路、路灯通达率、河道生态护坡绿化率实现全覆盖,社区道路全面黑色化,先后创成“江苏水美乡村”、“江苏最美乡村”。
精治赋能:长效机制激活自治。创新“科技+制度”双轮治理:建成60个垃圾分类点、5个农废收集站,畜禽粪污沼气中心实现污染“零直排”;养殖户出粪口全程电子监控,建成生态居住区、新型集中区、潘介安置区等四座日处理能力30吨的污水处理站,完成整村推进厕所革命。推行“积分制+”管理模式:每月环境整治日组织网格员现场考评,结果挂钩干部绩效与“文明户”评选,激发村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参与河道管护,村庄环境整治真正做到村组干部有责任感、村民群众有积极性,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启示:系统攻坚书写振兴答卷。甘港实践揭示三大关键:党建统领是核心引擎,党委统筹关停污染、规划社区,打破发展碎片化;生态变现是根本路径,用绿色农业替代化工橡胶,以文旅激活古村资源;精细治理是长效保障,从“粪污监控”到“积分兑换”,让村民从旁观者变身主人翁。
(局社事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