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大豆种传和土传病虫侵害,助力我市大豆单产水平提升,特制定本技术意见。各地植保部门要重视大豆种子处理工作,加大宣传发动和服务指导力度,积极推广安全高效的种子药剂处理技术,努力提高种子处理覆盖率,为大豆提质增产打好基础。
一、精选良种
优先选择抗性优良、适宜本地机械化作业的优良品种。如淮南地区适宜徐豆18、淮豆16、盐豆2号等品种;淮北地区宜选用苏豆26、南农47、齐黄34等品种。同时,注重品种的耐密性、抗裂荚、抗病虫以及抗旱耐涝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产量的影响。在播种前,将种子晾晒2~3天,每天2~3小时,激活种子活力,提升发芽势。
二、对症选药
由镰刀菌、丝核菌、拟茎点霉引起的根腐病,可选用含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等有效成分的种子处理剂;由疫霉菌、腐霉菌引起的根腐病,通常还伴随真菌侵染,推荐使用含精甲霜灵·咯菌腈成分的种子处理剂。对地下害虫、蚜虫和蓟马等害虫发生区,可同时添加含噻虫嗪、吡虫啉等新烟碱类成分的种子处理剂。
三、科学包衣
为防止包衣、拌种过程中大豆种子吸水后种皮破裂或脱落,导致播种不畅、发芽率下降,要根据农药标签要求,使用正确处理方法,用准种子处理的药剂浓度,均匀包衣或拌种,保证种子处理的安全性和防治效果。包衣过程中不加水(稀释),可用拌种机等设备或干净容器(桶、袋、膜等)拌种,时间控制在1分钟内,避免过度搅拌而伤种。若无包衣机器,可用干净塑料布,按照种子量取适量药剂,拌匀种子。包衣或拌种结束后,将处理好的大豆种子摊平置于干爽通风处阴干2~4小时,置于透气性良好的包装袋中待播。
四、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保障一播全苗。如淮北适宜播期为6月上中旬、淮南适宜播期为6月中下旬,做到用种精量、播种精细、深浅一致、下籽均匀、覆土严密,保证匀播密植。机播或人工播种均可,机播需提前测试机械下种,确保排种顺畅,可酌情使用滑石粉等润滑材料促进排种。
五、注意事项
1、拌种或包衣前,所用器械要清洗干净。处理好的种子要装入透气带有标签的包衣剂口袋,以防误食。
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推荐剂量用药,不可随意加大药量。种子可随包随播,也可提前包衣,避免高温储藏。
3、若需要添加大豆根瘤菌剂,可在包衣2~3天后添加根瘤菌剂,每亩地使用0.25千克根瘤菌剂拌种,接种时,将菌剂溶解在种子重量20%的清水中,然后均匀喷洒在种子表面,充分搅拌使根瘤菌剂覆盖所有种子。拌种后,应尽快(24小时内)播种至湿润土壤中。
4、包衣、拌种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手套和口罩,不要饮食、喝水或徒手擦脸等。
(市植保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