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可显著降低用工、种子、作业等生产成本,稳定提升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抗灾应变能力,提高杂交水稻种子质量,亩节本增效超过300元,目前已成为我市主推技术,近两年在大丰、阜宁、建湖等主产地应用推广面积累计超20万亩。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核心技术
①印刷播种育秧技术
使用稻种精准印刷粘种机,选择相应的密度滚筒进行印刷,将种子均匀地粘附在纸带上,粘好种的纸带收卷成捆备用。采用“旱播水育法”进行播种育秧,使用自走式摆盘覆土播种一体机,在事先备好的旱地苗床上,一次性完成铺盘、填土、铺粘种纸带、盖基质等多项工序。此技术可显著降低母本种子用量,提高播种均匀度和秧龄弹性。
②父母本机插秧技术
根据机械动力情况、无人机授粉方式,设置不同行比。采用带有辅助导航定位和侧深施肥装置的插秧机,配施专用的缓控释肥,先机插父本,与父本厢垂直的田埂留边2.1m不插父本,留作母本插秧和收割的工作道。此技术可节省劳动力、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解决了父本秧龄延长后人工施偏肥的问题。
③无人机喷施“九二〇”(赤霉酸)技术
根据不育系的见穗指标和对赤霉酸的敏感度,来确定喷施次数,连续2-3天,共喷2-3次。
④无人机辅助授粉技术
根据父母本开花习性,合理安排授粉的时间和次数,在父本群体开花9-10天内,每天从父本盛花时开始授粉,连续授粉10天,每天授粉2-3次,每次授粉的时间控制在40-50min,每台无人机授粉面积控制在80-100亩。
⑤父母本机械分收技术
收割母本时在收割机割台两侧加装分拨器,将父母本稻穗分拨开。或母本收割前1天,使用竹木杆将父母本稻穗分开。选用割幅宽2.0-2.5m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收割,并根据烘干机的容量确定收割进度,母本杂交种子收割干燥后,再收割父本稻谷。
2、配套技术
①父母本花期相遇技术
通过积温资料、叶龄叶差和历史制种技术资料,确定父母本播差期,同时做好花期的预测与调节,保证父母本花期理想相遇。
②无人机植保施肥技术
重点做好粒黑粉病的防治,分别于幼穗分化7期、破口至始穗期和抽穗70-80%至齐穗时施用分三次防治。农用无人机参数设置以飞行速度4.5-5.5m/s、穗上高度2.5-3m、幅宽6m为宜,可实现制种田精准防治。
农用无人机主要应用于普追肥料和偏施肥料,根据田间父母本花期预测的结果,采用农用无人机对父本或者母本进行单独施肥,飞行参数以飞行速度4.5-5.5m/s。
③杂交种子机械烘干技术
采用两段烘干法,避免干燥速度过快影响种子质量。
3、注意事项
①印刷播种育秧技术,不同的制种组合根据秧龄大小选择合适的印刷粘种密度规格,同时调节好印刷粘种机作业参数,以单双粒粘种密度较好。
②无人机喷施“九二〇”(赤霉酸)技术,如当日赤霉酸使用量较大,禁止原液喷施,需要分2-3次喷施,降低赤霉酸浓度。
(市粮油站、局种业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