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地方之窗

春耕正当时 实干绘“丰”景
——响水县南河镇春耕春种工作见闻

发布日期:2025-02-20 17:03 [ ] 浏览次数:

春寒料峭,万物始新。在中国西兰花之乡的响水县南河镇,一场围绕春季早茬大棚和小拱棚定植与管理的春耕春种工作已全面展开。作为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南河镇依托西兰花、西瓜等特色产业,以不误农时、科技赋能、管理增效、服务护航,全力推进春季农业生产,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图”。

早谋划抢农时

定植布局快人一步

“春节前就进行了定植,今年定植时间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2月9日,在该镇头甲村种植大户王声标的西瓜基地内,42个大棚早茬西瓜瓜藤已郁郁葱葱。为抢占市场空档期,他采用了“五层膜+保温毯+温度实时监测系统”复合保温技术。预计4月初西瓜上市,较常规种植提前1个月,抢抓市场空档期。

该镇春季定植以西兰花、西瓜为主,全镇规划种植面积15000亩左右。自1月下旬起,该镇万亩高效农业基地便开启连轴转模式,农户们流水作业,插棚架、覆膜、定植一气呵成。通过“大棚+小拱棚+露地”多模式轮作,实现春季农产品错峰上市,卖出好价格。

科技赋能生产

智慧农业提质增效

走进千禾现代农业科技研培中心,物联网技术正为该镇春耕注入新活力。通过土壤传感器、数据平台和智能灌溉系统,作物生长参数实时反馈,实现水肥精准调控,用工成本降低30%。在该镇北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西瓜基地,农场管家系统动态监测温度湿度,配合阳光照射技术,促进幼苗光合作用,根系发育更健壮。

“传统经验靠天,现代种植靠数据。”种植户李军龙坦言,今年引进的“艳阳”西兰花新品种,搭配双层膜覆盖和滴灌技术,既抗冻又节水,预计亩产提升10%。全镇推广的智能大棚模式,通过手机端即可远程查看棚内温度参数,让春耕管理更高效、更科学。

服务下沉一线

农技护航稳产增收

根据春季全镇现代农业生产实际,该镇农技人员全员下沉,将课堂搬到田间棚内。该镇农业中心主任王龙生介绍,春节前后已组织10余场技术培训,覆盖病虫害防治、低温应对、水肥管理等方面。在头甲村等地,专家团队驻点指导,针对寒潮及时调整定植方案,确保幼苗成活率98%以上。

针对每年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该镇农业部门提前制订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种植户通过加固棚体、增温补光、喷施抗逆叶面肥等措施,降低冻害风险。九丰公司更是启用空调和增温器,将大棚温度稳定在适宜温度,保障蔬菜正常生长。

人勤春来早

干群合力不负春光

春节期间,该镇田间热火朝天。腾畅家庭农场的“瓜师傅”放弃休假,根据早晚温差精准调控棚温;头甲村村民田国成坚守在基地务工,日薪1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租金,年可增收2万元。镇村干部组成春耕服务队,协调种苗调运、水源保障、农资运输等,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从小农经济到全产业链发展,南河镇正以“一天不让”的拼劲、“一着不让”的干劲,书写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每一株幼苗都承载着增收的期盼,每一次创新都积蓄着振兴的动能。

(来源:盐阜大众报)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