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10月中旬连阴雨及大风天气影响,田间土壤含水过高,水稻倒伏发生多于常年,收种难度加大,我市今年秋季收种进度明显推迟,适期播种比例预计明显下降。全市各地要立足保季节、保质量的要求,加快水稻抢收抢烘进度,提高小麦播种质量,努力夯实明年夏熟生产基础。
1、坚持“抢收抢种”,以质争早。利用近期晴好天气抢收水稻,发挥农机作业优势,加快水稻抢收烘干进度。对于土壤墒情适宜、适耕性好的田块,要及时做好秸秆还田,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配套好种子处理,尽量适墒精量半精量机械条播。对于土壤粘湿、不适宜实行旋耕或深翻秸秆还田整地播种的田块,首先要突击采取增开“十字沟”、“丰字沟”等措施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后耕翻晒垡后抓紧机械条播,抢在降雨前播完。在晚播小麦品种选择上及时改选耐迟播的偏春性品种,淮南地区如扬麦25、淮北地区西农979等,以种补晚。
2、坚持“宁迟勿烂”,以技争早。排水降渍后土壤湿度仍然难以适应适墒播种要求的田块,“宁迟勿烂”,避免烂耕烂种。可采取抗逆播种措施晚中争早,主要播种作业方式有:(1)秸秆离田,板茬直播,墒情适宜时及时开沟覆土;(2)“收稻前1天套种、套肥→水稻收获留高茬→秸秆机械粉碎覆盖→高密开沟覆土”或“水稻收获留高茬→播种撒肥→秸秆机械粉碎覆盖→高密开沟覆土”;(3)“水稻收获留高茬→秸秆机械粉碎→机械浅播(确保种土密接)”。同时根据晚播情况酌情增加播种量,以密补晚。
3、坚持“一种就管”,以管争早。树立全程防灾减灾意识,做好配套管理。一要配套沟系,防止渍害。墒情适宜时及时机械开沟,每3-4米开挖一条竖沟,距田埂2-5米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米增开一条腰沟,确保内外三沟相通,排水通畅。二要补施苗肥,促进壮苗。对于未施基肥或用量不足的麦田,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确保基苗肥施足纯氮9-10公斤/亩以上,占一生总量的50%-60%,以肥补晚。三要及时化除,防止草害。播种后墒情适宜时及时封闭化除,迟播气温明显下降,务必要避开寒潮来临前用药,掌握在冷尾暖头气温适宜时打药。
(市粮油站、局种植业处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