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种植业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科普宣传系列(三)小麦蚜虫

发布日期:2024-04-30 16:29 [ ] 浏览次数:

【分布】麦蚜是我国小麦的重要害虫之一,其种类主要包括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am)、禾谷缢管蚜(Rhopalosphumpadi)3种,均属同翅目蚜科。

【为害特点】麦蚜前期集中在叶正面或背面,后期集中在穗上刺吸汁液,致受害株生长,分蘖减少,千粒重下降;同时,分泌的蜜露还可诱发煤污病;还可传播多种病毒病。

【形态特征】麦长管蚜,无翅孤雌蚜体长卵形,草绿色至橙红色,头部略显灰色,腹侧具灰绿色有翅孤雌蚜体有圆开形,绿色;触角黑色腹管长圆筒形,黑色尾片长圆锥状。

麦二叉蚜:无翅孤雌蚜体卵圆形,淡绿色,背中线深绿色,腹管浅绿色,顶端黑色,中胸腹部具短柄,触角6节,尾片长圆锥形。有翅孤雌蚜体长卵形,体绿色,背中线深绿色,头、胸黑色,腹部色浅,触角黑色共6节,前翅中脉二叉状。

禾谷缢管蚜:无翅孤雌蚜体宽卵形,体表绿色至橙红色,常被薄粉;头部光滑,胸腹部背面有清楚网纹;腹管黑色,长圆角形,端部略凹缢,有瓦纹,触角6节。有翅孤雌蚜体长卵形,头胸黑色,腹部绿色至深绿色,触角黑色6节,短于体长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0~30代,多数地区以无翅孤雌成蚜和若蚜在麦株根际或四周土块缝隙中越冬。该虫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属不完全周期型,即全年进行孤雌生殖不产生性蚜世代,夏季高温季节在山区或高海拔的阴凉地区麦类自生苗或禾本科杂草上生活。在麦田春、秋两季出现两个高峰,夏天和冬季蚜量少。秋季冬麦出苗后从夏寄主上迁入麦田进行短暂的繁殖,出现小高峰,为害不重。11月中下旬后,随气温下降开始越冬。春季返青后,气温高于6℃开始繁殖,低于15℃繁殖率不高,气温高于16℃,麦苗抽穗时转移至穗部,虫口数量迅速上升,直到灌浆和乳熟期蚜量达高峰,气温高于22℃,产生大量有翅蚜,迁飞到阴凉地带越夏。

5月中旬,小麦抽穗扬花,麦蚜繁殖极为迅速,至乳熟期达到高峰,对小麦为害最严重。麦长管蚜喜光照,较耐潮湿,特嗜穗部,主要分布在寄主上部叶片,是黄矮病的主要传病媒介昆虫,9月上旬均温14~16℃进入发生盛期,9月底出现性蚜,10月中旬开始产卵,11月中旬均温4℃进入产卵盛期,以卵越冬。翌年3月中旬进入越冬卵孵化盛期,历时1个月,4月中旬开始迁移,6月中旬又产生有翅蚜,迁飞到冷凉地区越夏。

【防治方法】适时集中播种。冬小麦适当晚播,春小麦要适时早播。合理施肥浇水。主要抓好苗期蚜虫防治和蚜虫发生初期的,选择内吸性较好、持效期较长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植保站供稿,部分转自《粮食病虫害鉴定图鉴》)

禾谷缢管蚜.png

禾谷缢管蚜

麦二叉蚜.webp.jpg
麦蚜危害穗.webp.jpg

麦蚜危害穗

麦长管蚜.jpg
蚜虫危害.webp.jpg

蚜虫危害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