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水稻拔节孕穗期主要病虫害有水稻纹枯病、稻瘟病、三代稻纵卷叶螟、三代稻飞虱、其次是二代二化螟、三代大螟、白叶枯病等,其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如下: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1、水稻纹枯病:7月14日东台始见。水稻逐步搁田结束复水,高温、高湿小气候环境促进了水稻纹枯病病情快速增长。据盐都、建湖、阜宁、响水等地系统田调查,病穴率19.9%,病株率3.1%。8月1日-8月3日普查,全市移栽田平均病穴率、病株率分别为2.8%和0.8%。个别早播早栽的田块发病较重,病穴率已达35.4%,病株率已达12.3%。直播稻田纹枯病病情呈上升趋势,正处于发生初期。如不及时主动用药控制,水稻纹枯病病斑将快速发展,短期内纹枯病病斑将迅速上升到中上部,严重危害功能叶片,甚至形成大量“冒穿”塘,发生程度将为预计为偏重发生。
2、三代稻纵卷叶螟:灯下,部分县市7月26日、7月31日-8月2日出现小蛾峰。智能性诱,7月27-30日出现蛾峰,田间系统赶蛾:7月27日-30日、8月2日-4日出现三代稻纵卷叶螟小蛾峰,7月31日-8月4日全市平均亩蛾量为25.6头,高于上年同期,东部沿海个别制种田块亩蛾量高达1700头。田间三代稻纵卷叶螟卵已经开始孵化,如东台8月1日普查,平均百穴虫量0.6头(0-15头),其中虫龄以3-5龄为主。预计8月10日前后、8月14日-19日将出现三代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从目前虫情来看,三代稻纵卷叶螟轻发生,东部沿海地区中等偏重发生,如今后外来虫源继续补充迁入,发生程度还将加重。
3、三代大螟:7月底-8月初剥查,全市二代大螟亩残留活虫为6.63头,与于上年5.48头相近。据东台、建湖、滨海、响水等地剥查田间虫蛹进度分析,预计三代大螟卵孵高峰将出现在8月15日-17日、8月20日-22日,发生程度为偏轻发生。
4、二化螟:据近期调查部分东部地区制种稻、早栽田大都查见枯心。东台、响水7月底-8月初剥查稻田一代二化螟幼虫进度分析,预计二代卵孵盛期8月16日-17日、8月28日-29日前后。目前灯下、性诱二代二化螟成虫相对集中在8月2日。综合分析,二代二化螟卵孵始盛期在8月12日前后,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在8月16日-17日、8月29日前后。从现有虫情分析,仍为轻发生,局部地区中等偏重发生。
5、三代稻飞虱:
白背飞虱:近期上升较快。据东台、建湖、射阳、响水系统调查,平均田间百穴虫量194.2头。田间 7月30日-8月3日普查,三代白背飞虱全市平均百穴虫量为61.9头,高于上年同期46.2头,多数地区以高龄若虫、成虫为主。东部沿海地区个别田块百穴虫量高达1200头。移栽稻田虫量明显高于直播稻田,如建湖、阜宁调查,移栽稻田平均百穴虫量分别为118.5头(6-496头)、46.1头(0-100头),直播田平均百穴虫量分别为21头、2.6头。金粳818等感虫水稻品种田间虫量也明显偏高。灯下7月19日-24日出现二代白背飞虱成虫小峰,综合分析,预计在8月10日-14日、8月17日-18日还将出现三代白背飞虱低龄若虫峰,田间虫量还将进一步上升。
褐飞虱:灯下7月22日-25日、8月3局部诱到二代成虫。田间普查:滨海7月29日普查,平均百穴虫量2.3头(0-26)。建湖、响水零星查见长翅成虫。从目前虫情分析,三代褐飞虱将为轻发生。如果忽视主动用药控制,将为后期暴发积累较多的本地虫源基数。如果南方虫源随风雨补充迁入多,将进一步加重发生程度。
灰飞虱: 据调查灰飞虱百穴虫量全市平均为41.2头,虫量高于上年,多数地区以低龄若虫和成虫为主。不同地区见差异较大,如亭湖,8月2日调查,百穴虫量166.5头(0-580头)。品种间以金粳818等感虫品种虫量高。
6、稻瘟病:7月31日-8月3日普查,全市平均平均病株率0.78%,平均病叶率0.8%,高于上年同期。近期部分感病品种田块有急性稻瘟病出现,发病程度较前期明显上升,零星田块发生较重。少数老病区田块病株率达8.9%,病叶率达3.6%。如不主动用药控制,田间病情还会进一步上升。
7、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今年7月底-8月初杂交制种稻、南粳9108上已查见水稻白叶枯病。如今后台风、降雨过程增多,将有利于水稻白叶枯病等的扩散、传播,细菌性病重发的可能性较大。
二、防治技术意见
拔节孕穗期是水稻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时期,一旦遭受病虫的危害,产量损失将十分严重,同时还为后期病虫暴发积累大量的病虫基数。因此,各地务必坚持“治前控后争主动”的防治策略,科学用药,确保水稻安全生长。
1、主攻对象:水稻纹枯病、稻瘟病,两迁害虫、螟虫,挑治水稻白叶枯病等。
2、施药适期:用药时间大致在8月上旬未中旬初(8月9日-13日),具体日期请根据各县(市、区)植保站田间监测情况确定。
3、药剂:
防治纹枯病:选用噻呋酰胺或噻呋·戊唑醇或噻呋·嘧菌酯或肟菌·戊唑醇。
防治三代稻纵卷叶螟、兼治二代二化螟、三代大螟:氯虫苯甲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维·氯虫苯、甲氧·茚虫威、甲维·茚虫威。
防治稻瘟病:选用稻瘟灵·嘧菌酯、稻瘟酰胺·三环唑、稻瘟灵或三环唑与稻瘟酰胺混剂施用。
挑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与烯啶虫胺或噻虫胺或异丙威或速灭威或呋虫胺混剂施用。
防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可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噻菌酮等药剂。
4、施药方法:采用常规电动喷雾法每亩对水30-40公斤。有条件的可选用大型臂展式喷雾机,或选用植保无人机(亩用水量至少要达1.5公斤)。用药前必须上足水层1寸以上,用药后保水5天。植保无人机施药作业前,可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改性植物油、矿物油等喷雾助剂并混合均匀,提高雾滴沉降、抗飘移、抗蒸发等性能,可以显著地提高防治效果和耐雨水冲涮能力。
三、科学、安全用药,做好农药废弃物回收
①叶片有露(雨)水时勿施药,以避免防治效果下降。
②避开高温时段,做好身体防护,防止农药中毒事故发生。
③用药后田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产养殖区域。
④加强废弃的农药瓶或袋回收,保护农田环境。
⑤蚕桑地区注意用药安全,并要避免药液漂移污染桑叶。
(市植保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