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Pse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
【英文名】Kiwifruitbacterialcanker
【分类地位】薄壁菌门Gracilicutes,假单胞菌科eudomonadaceae,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国内外分布】美国、法国、新西兰、韩国、伊朗、意大利、葡萄牙、智利等。目前,我国在陕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10个省份发生。
【寄主范围】猕猴桃。
【症状特点】主要危害叶、果实及枝蔓,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病斑初呈水渍状,形成褐色小点,外围有黄色晕圈,病斑受叶脉限制而成多角形。病斑可绕茎迅速扩展,用刀剖开病茎,皮层和髓部变褐,髓部充满乳白色菌脓,不久转为红褐色。受害茎蔓上部枝叶萎蔫死亡。
【生物学特性】 猕猴桃溃疡病菌为革兰阴性细菌,好氧。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单细胞,菌体大小为(1.4~23) μm×(0.3~0.5)μm,鞭毛极生,多为1根,少数为2~3根,无荚膜,无芽孢。在牛肉蛋白胨培养基(BPA)平板上培养,菌落直径1mm~3mm,乳白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有光泽。在金氏B培养基(KBA)平板上培养形成自色或浅黄色、表面光滑、有黄绿色荧光的菌落。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生长最高温度为35℃,生长最低温度为-12℃以下,致死温度为55℃10 min.
【发病条件与传播途径】 溃疡病菌主要在枝蔓病组织内越冬,春季从病部伴菌脓溢出,通过风、雨、昆虫和农事作业、工具传播,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染寄主。可随种苗、接穗、砧木、花粉和昆虫等病菌携带者远距离传播。经过一段潜伏繁育期,逐渐导致发病。新菌斑溢出菌脓后,经传播进行再侵染为害。该病菌属于低温高湿性侵染病菌,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时期,第一个高峰时期是猕猴桃萌芽前10天至落花期。春季旬均气10℃~14℃时(江苏省一般为3月上旬)开始发病,以主干、枝蔓发病为主,叶片发病很少。随温度升高,主干和枝蔓逐渐停止发病,叶片、花蕾和花瓣上开始发病。如遇高温阴雨天气,病害容易流行。入夏气温升高,病害停止流行。第二个发病时期是秋季果实成熟期前后,一般在9月中旬开始发病,主要危害秋叶片,主干、枝很少发病。受害植株发病,上部枝条枯死后,又可萌发新枝,翌年感病后再次死亡,循环2~3年后,整株死亡。
【检测方法】采集具有疑似症状的植物组织,包括感病植物的叶片、花蕾、嫩梢、枝条等部分。
溢菌检查:用手术刀取一小块病健交界处组织,放于载玻片上,向病变组织上滴1~2滴无菌水或蒸馏水,加盖玻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10×)观察,检查在水滴与组织交界处是否有云雾状菌溢。
革兰氏染色检测:检查到菌溢的载玻片将植物组织移去,水滴干燥后通过火焰固定,采用结晶紫草酸胺染色法染色,观察染色反应。
形态特征检测:对可疑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参考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落和病原菌形态特征,根据菌落特征选取可疑菌落做进一步致病性测定和分子生物学检验。
分子生物学检测:提取疑似菌株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检测。
【检疫措施与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严禁从病害发生区调运和引入带菌苗木、花粉、接穗等。猕猴桃苗木质量应符合GB19174-2010的要求。
(2)农业防治:宜选择抗(耐)病美味系列猕猴桃砧大和优良品种。应按照NY/T 5108-2002的要求,实施栽培管理。实时挂果,合理负载,前除病枝,集中销毁。预防低温冻害,对超过主干及大枝范围1/4的病斑,进行桥接。
(3)生物防治:3月份-4月份,每20天左右用100倍EM复合菌剂对发病地块进行灌根,药量以能浸透根系为度。也可结合灌水,每次每亩冲浇2.5kg~3kgEM菌剂。
(4)化学防治:猕猴桃伤流前及发病期,对发现病斑进行轻刮,深达木质部,露出新生组织,外缘刮至健部1cm涂抹杀菌保护剂:间隔7天后再涂抹一次,连续2次~3次。在猕猴桃生长期及休眠期,适时进行树体喷雾。二月初至伤流期前,使用波尔多浆(1:2:10)、石硫合剂等,对全树主干、主蔓、所有分叉口、结果母枝基部进行涂抹,保护骨干枝。
转自《江苏省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