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 > 种植业

盐城市农作外来入侵病虫害科普宣传(六)小麦全蚀病菌

发布日期:2023-08-17 17:45 [ ] 浏览次数:

【学名】Gaeumannomycesgraminisvar.triticiWalker

【英文名】Take-allpatch

【中文异名】小麦全蚀病菌、禾草全蚀病、小麦黑脚病

【分类地位】子囊菌门,顶囊壳属

【国内外分布】各大洲多数国家均有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春麦区发生普遍,北方冬麦区局部地区有发生。

【寄主范围】寄主范围广,可侵害小麦、大麦、黑麦、玉米、水稻、粟及毒麦、看麦娘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

【症状特点】病菌主要危害寄主的根部和茎基部第一、二节处。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幼苗期受害,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变黑褐色,次生根上有大量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联合,根系死亡,造成死苗。尚能存活的病苗地上部叶色变浅,基部叶片黄化,植株矮小,病株易自根茎部处拔断。潮湿条件下,茎基部1~2节变成褐色至灰黑色(俗称“黑脚”)。返青至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增多,拔节后期症状更明显,叶片自下而上黄化,植株矮化,重病株根部变黑。抽穗后,根系腐烂,病株早枯,形成“白穗”。发病初期在变色根表面有褐色粗糙的匍匐菌丝,这些菌丝可联合成束,在低倍镜下易观察。发病后期在潮湿条件下,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侧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俗称“黑膏药”)。匍匐菌丝和“黑膏药”是诊断全蚀病的主要依据。高湿时,在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层上可以产生疏密不均的黑色突起的子囊壳,呈小粒点状。小麦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图片 1.png


图片 2.png


图片 3.png

图1-3小麦全蚀病发病症状

【生物学特性】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烧瓶状,黑色,周围有褐色菌丝环绕,颈部多向一侧略弯,有具缘丝的孔口外露于表皮,大小385-771μm×297-505μm,子囊壳在子座上常不连生。子囊平行排列于子囊腔内,早期子囊间有拟侧丝,后期消失,棍棒状,无色,大小61-102μm×8-14μm,内含子囊孢子8个。子囊孢子成束或分散排列,丝状,无色,略弯,具3-7个假隔膜,多为5个,内含许多油球,大小53-92μm×3.1-5.4μm。成熟菌丝栗褐色,隔膜较稀疏,呈锐角分枝,主枝与侧枝交界处各生一个隔膜,成“A”形。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灰黑色,菌丝束明显,菌落边缘菌丝常向中心反卷,人工培养易产生子囊壳。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燕麦致病力弱。

【发病条件与传播途径】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污染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主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株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检测方法】症状观察和病原镜检。在感病植物的根部、茎基部、匍匐茎和根状茎上形成深褐色至黑色的外生匍匐菌丝。子囊壳生在寄主基部叶鞘内侧和茎秆上。必要时可诱导子囊壳产生或分离进行鉴定。

【检疫措施与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小麦全蚀病主要是通过混杂在小麦种子间的病残体远距离传播蔓延的。在旱作麦区的小麦良种繁育田、留种田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制度。禁止发生区繁育小麦种子,禁止发生区小麦种子调往未发生区。

2.农业防治措施:

2.1合理轮作重病区轮作倒茬可控制全蚀病危害,零星病区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轮作应因地制宜,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1次,如花生、番茄、甜菜、蓖麻、绿肥等。

2.2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

3.生物防治

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推行小麦两作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以维持土壤拮抗菌的防病作用。

4.药剂防治

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需要做好种子处理,可用苯醚甲环唑、硅噻菌胺或者井冈·枯芽菌等药剂拌种,防病效果较好。

转自《江苏省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图鉴》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