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当前农事

水稻秧苗期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2023-06-07 22:51 [ ] 浏览次数:

水稻苗期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时期,是培育壮苗夺取高产的重要环节,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加强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一、发生趋势分析

水稻苗期病虫害主要是早播(栽)田块一代螟虫(二化螟、大螟)、灰飞虱、稻蓟马、水稻细菌性病害以及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等,其次是稻象甲、立枯病等,发生趋势分析如下:

1、一代螟虫(二化螟、大螟):冬后稻桩中二化螟残留活虫全市亩平均虫量4.1头,略高于去年3.4头。大螟残留活虫全市亩平均虫量4.9头,与去年同期的4.6头相近。经灯诱、性诱、田间剥查残虫综合分析,越冬代大螟成虫羽化相对集中在5月2-7日、5月13-15日、5月17-23日,二化螟成虫羽化相对集中在5月19-28日,尾峰在6月7日前后。一代大螟主要进入稻田外寄主上产卵,早播早栽水稻一代二化螟落卵量明显偏多,预计水稻秧田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在6月9-12日,尾峰将拖到6月15日前后。一代螟虫总体上仍属偏轻发生,局部播栽早的田块可达中等发生程度。

2、稻蓟马:目前杂交制种稻秧苗已查见稻蓟马危害,阜宁5/25调查制种稻秧田,有虫田率20%,百株虫量平均0.05万头。后期连续降雨有利于稻蓟马种群数量的增长,大麦(油菜)茬、空茬等早播直播水稻、机插水稻三代稻蓟马发生将达中等发生程度。

3、苗稻瘟: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南粳9108、金粳系列等均为高感水稻稻瘟病品种,遇上阴雨、多雾露等适宜天气,苗稻瘟病极易流行。特别是覆盖无纺布防虫网的旱育、机插秧田,高湿、寡照环境易导致急性苗稻瘟的发生。

4、灰飞虱:中等偏重发生。近期随着小麦收割,秧田虫量增长迅速;建湖、盐都、阜宁部分地区虫量较高。全市水稻秧田平均亩虫量为3.91万头。预计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高峰期秧池每亩虫量一般地区仍达5-20万头,稻套麦面积大的地区秧池每亩承受虫量将达30万头以上。灰飞虱虫量高的田块,不仅会造成秧苗黄化,还存在传毒风险。今年麦田一代灰飞虱成虫羽化,迁入稻田尾峰虫源将一直持续至6月15日前后,发生期总体与去年相当。   

5、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均为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今年高感黑条矮缩病的淮稻5号等品种种植面积较大,预计今年水稻黑条矮缩病自然发生程度为轻-偏轻发生。目前绝大多数主栽品种均为抗、耐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预计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自然轻发生。

6、稻象甲:扩粳、水稻直播、稻套麦都有利于稻象甲发生。直播水稻出苗及移栽水稻栽插后,成虫将大量危害稻苗,并产卵繁殖,一代幼虫还将危害稻根。

7、细菌性病害:往年局部地区粳稻上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发生较重,持续高温有利于细菌增殖和侵染,需主动用药预防。

二、防治策略

水稻苗期病虫害防治以一代螟虫及灰飞虱作为重点目标,压前控后,同时兼顾苗期稻瘟病、稻蓟马等,打好“送嫁药”,生产上结合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进行。

(1)农业措施

1、健身栽培

适期播种,避开螟虫一代产卵盛期和灰飞虱集中迁移为害期。

2、物理阻隔育秧

若育秧期田间灰飞虱或螟虫基数大,在水稻秧苗期,采用20-4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阻隔稻飞虱,预防病毒病。阻隔螟虫产卵,减少螟虫基数。

(2)化学防治

坚持“把准适期、达标防治、绿色防控”的原则,选择对病虫抗性水平低、效果好的生物药剂及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

防治螟虫,坚持“狠治一代,决战二代”防治策略,在一代螟虫卵孵盛期,选择氯虫苯甲酰胺、甲氧虫酰肼、茚虫威等单剂或复配剂,或阿维菌素复配剂进行防治。

防治灰飞虱,在一代灰飞虱迁移期,每隔5-7天用药一次,迁移高峰期可间隔5天防治一次,选择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等单剂或复配剂进行防治。

预防稻瘟病,可选择三环唑、稻瘟酰胺、吡唑醚菌酯(微量悬浮剂)等单剂或复配剂进行防治。

预防稻象甲,可选择醚菊酯药剂进行防治。

预防水稻细菌性病害,可选择噻菌铜、噻唑锌、噻霉酮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注意事项

1、水育秧田和移栽大田用药后田间保持水层5-7天,直播稻田用药时田间要保持湿润状态。

2、不要在养鱼虾(蟹)等水产养殖田中使用上述药剂,施药后勿将含药液的废水排入水产养殖区域。稻桑混栽区、养蚕、养蜂区,注意用药安全。

3、施药时可加入有机硅助剂,增加药剂黏着度,提高药液利用率,提升防效。

4、加强废弃的农药瓶或包装袋回收,勿随意丢弃,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