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当前农事

斑点叉尾鮰春季病害防控技术要点

发布日期:2023-02-08 17:21 [ ] 浏览次数:

1、避免低温期拉网、捕捞苗种。提前制定养殖计划,根据天气、水温的情况适时调整拉网、捕捞的时间,尽量在4月以后再捕捞、销售苗种。苗种捕捞前,应做强化投喂,以提升体质,从而在受伤后可快速地恢复健康。一旦在捕捞、运输中受伤,应及时、坚决地处理,使用优质碘制剂泼洒2~3次,快速促进体表伤口的恢复,以防止水霉的继发感染。

2、越冬期坚持投喂。强化越冬管理尤其是越冬期的投喂管理是保证越冬后鱼体体质健康的关键,越冬期的投喂管理包含三个阶段,分别是越冬前、越冬期及越冬后,在该阶段应根据天气状况、水温状况及鱼体健康状况灵活地调整投饵率,即使在越冬期也应3~5日投喂一次,日投饵率不要超过2‰,以维持鱼体的基本需求,越冬后视天气及气温情况逐步、缓慢增加投饵率,此时切勿短期内快速增加投喂量,否则极易诱发套肠病,在水温18℃以下,即使鱼有较强的摄食欲望,投饵率也不可超过8‰,另在天气突变、降温时应停止投喂。在投喂的饲料中可拌服优质的发酵饲料、乳酸菌等,以提升饲料的消化效率,并维持消化道的健康。

3、做好鱼体的检查。越冬前的11月份对池鱼普遍做一次检查,重点是①锚头鳋、杯体虫、中华蚤等体外寄生虫;②体表及鳃部的伤口或溃疡;③消化道的问题,重点是是否有溃疡及肠道寄生虫等。对鱼体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鱼仍能摄食时提前进行干预,避免带病越冬。越冬期25~30天对池鱼做一次检查,尤其是冬后水温回升时,一定要及时对鱼体开展详细的检查,重点是杯体虫等体外寄生虫、体表的伤口或溃疡以及消化道的创伤或溃疡,根据检查结果在条件合适时即开始处理,避免持续感染后形成暴发性死亡。

4、放养优质苗种。购买苗种前应对所购苗种的养殖情况有所了解,谨慎购买投喂鸡肠等动物内脏的苗种,优先购买“江丰一号”等良种,有条件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应自行培育苗种,规范苗种培育过程中的饲料投喂、药物使用等细节,确保苗种质量优良,实现育、养一体。加强对苗种的特异性免疫,通过疫苗等对爱德华氏菌等病原提前免疫,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5、受伤后坚决处理。一旦鱼体因为拉网、运输等受伤后,应第一时间通过外用碘制剂等方式促进伤口恢复,若伤口持续扩大引起发病后,应坚决进行处理。治疗所选药物可通过《国家兽药综合查询》APP查询真伪,保质保量按规范使用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

(市水产站 供稿)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