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镇位于射阳港口与射阳县城新城区的连接点上,国道228、省道329纵横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素有射阳县城水陆后花园之称。全镇土地总面积13.29万亩,现有耕地面积7.23万亩,农业是镇域主导产业,该镇始终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放在工作首位,多年来,围绕“一控二减三基本”目标,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资源再生性、资源替代性等原则,主推有机种植、种养结合、健康养殖、能源利用、产业融合发展等复合生产技术,“一核九区”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呈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度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全面向好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之路。
一、以模式创新为核心,构建“畜禽-沼气-有机肥-种植”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全镇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2家、畜禽粪污收集处理中心、工厂化育供秧基地各1家,运用绿色生态无抗健康养殖、益生菌饲料喂养、粪污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粪污厌氧发酵无害化处理、沼渣固肥还田、沼液基肥水肥一体化利用等技术,年发电50万千瓦,年处理畜禽粪污近10万吨,生产有机肥2万吨以上,年实施有机肥还田3万亩以上,年供应秧苗2.5万亩、机械插秧服务7万亩、收割服务2万亩、植保飞防服务20万亩次以上。
二、以主导产业为重点,打造“种-养-加-旅-居”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实践区。一是建设设施特经作物栽培区。主推“养-沼-菜”循环模式,主栽作物有芡实、西葫芦,主推生物有机肥还田、沼液水肥一体化还田、喷滴灌溉、大棚湿帘温控等技术、基地年可消纳沼液2000吨沼液;首创省内设施大棚种植芡实方式,芡实、西葫芦年产量分别达120吨、3600吨。二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在海通镇中尖村,计划建设标准农田2000亩,到2022年底全镇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8.35万亩次,高标准农田建设覆盖率达91.5%以上,全镇农田除日月岛外基本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暄”的标准化农田。三是建设高质高效粮油生产区。主推“农-牧”循环模式,实施农业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创建江苏省绿色优质水稻基地4.2万亩。引进南梗系列食味稻米优新品种,推广商品化集中育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机械化插秧及其配套、秸秆全量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绿色循环种养、科学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肥药双控、稻田立体种养、产加销信息化管理等技术。四是建设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区。主推“牧-沼-农”循环模式,现有集产业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于一体规模养殖场2家,采用全自动喂料、自动恒温调节、除臭喷淋装置工艺、三改二分再利用、沼气发电能源利用等技术,该示范区存栏能繁母猪8000头、年育苗猪20万头,育肥猪2万头。五是建设资源再生利用示范区。主推“牧-农-工”等循环模式,承担全县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综合利用功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年可处理病死畜禽1.1万吨、产出油脂500吨、骨粉2200吨;废旧农膜回收处理中心年可处理废旧农膜6000吨、生产塑料板材36万平方以上。六是建设农产品深加工集聚区。主推“农-牧-工”循环模式,现有优质大米、调味品生产、速冻蔬菜虾仁、免浆鱼片、饲料加工等农业加工企业8家,农产品深加工产值近6亿元。七是建设国家康养旅游度假区。主推“农-旅”产业发展模式,“日月岛康养旅游度假区”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省级水利风景区,初步形成集行、游、娱、住、食等各类业态于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景区。八是建设现代苗木产业功能区。主推“林-农-牧”循环模式,现有苗木公司4家、林苗基地近1.6万亩,兴建了苏东苗木花卉及碳汇交易中心、林业科技研发中心。该功能区将成为集林业科研与科技创新、展示与转化、观景与科普、碳汇交易等功能于一体,国内领先的现代化林业科研、生产与推广示范园区。九是建设生态节能环保新社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新型农村社区4家,射南村新型农村社区将全部建设光伏屋面,农村四好公路已建成光伏路灯16公里,计划再建设13公里。
三、以“强富美高”为目标,提升“融合-拓展-增值-示范”水平,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一是高点定位循环农业经济。强化现有“一核九区”空间发展格局,整合各类要素,串点成线、连线成景,赋予生态循环农业经济新内涵,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态循环农业海通模式。二是拓展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建链、强链、补链和延链,推动产业基础生态化、产业链条现代化,促进农业特色产业与精深加工、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三是做精做优现有循环产业。做精循环农业核心区、做特设施作物栽培区、做大资源再生利用区、做强优质粮油生产区、做响康养旅游度假区、做实生态节能新社区。四是全力打造循环经济样板。兼顾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工作,创造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小镇;建设地美、庄美、镇美人居环境,打造养心、养生、养老医养结合的康养小镇;全力扮靓、扮美、扮精镇村颜值,打造宜居、宜养、宜游文化传承的文旅小镇。
(局科教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