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典型案例系列宣传(二)--江苏正源创辉水产养殖产业化联合体
积极打造全产业链 培植壮大特色联合体

发布日期:2022-05-09 16:42 [ ] 浏览次数:

 

江苏正源创辉水产养殖产业化联合体成立于2020年7月,同年11月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由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正源创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联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共计11个主体组建,养殖水面近2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5000多亩。2021年联合体成员产业总额约5.3亿元。其中牵头企业--江苏正源创辉公司建有华东地区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水产食品加工科技园,该园区集小龙虾、淡水鱼蟹及水产熟食制品“加、销、研”于一体,年加工能力5万吨,年需采购淡水鱼、小龙虾等鲜活水产品约10万吨,对区域渔业结构转型升级体现强劲引领作用。

一、做优产业基地

联合体秉持生态养殖和绿色发展理念,先后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完备的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形成了种苗繁育中心、循环水科技示范区、高档鲥鱼精养、大规格河蟹养殖、稻虾藕综合种养等五大功能片区。循环水科技示范区是全国最大的冲浪鱼养殖示范基地,鲥鱼养殖获得省淡水研究所技术支撑,同步建成大闸蟹、荷藕出口示范基地。“九龙口”大闸蟹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

20220509001.jpg

二、做强精深加工

为进一步提升水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出效益,联合体牵头企业正源创辉公司投入4亿元打造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征地120亩,建设水产品加工车间80000平方米、冷链物流冷库及员工宿舍等附属用房10000平方米,购置全球领先智能化水产品加工流水线3条,可加工小龙虾、鳕鱼、鲥鱼、青鱼等水产品,形成了8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产品矩阵,瞄准上海、北京、广东等地高端餐饮市场,与海底捞、泰万盛、初壹食午等大型餐饮集团合作,采用中央厨房、电商平台等新业态经营模式,有效提升了水产业附加值,拉长了产业链、增粗了价值链、稳固了增收链。

三、做好联结带动

联合体成员单位依托牵头企业拥有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积极发展渔业生态健康和水产品精深加工,建设现代物联网体系和电子商务体系,健全水产品营销网络,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完善畅通供应链,组织制定了水产苗种繁育、养殖、加工标准,通过专业合作社引导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从事标准化养殖,建立优质高效安全的绿色养殖基地。利用牵头企业现代管理模式,对联合体实行集约化管理,统一养殖规划、统一苗种购育、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料药采购、统一价格销售,生产出高品质的淡水水产品,实现行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

四、做细责任分工

联合体内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四大经营主体,通过制定《章程》、签订合作协议等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企业主要承担最终水产品推向市场,统一制定生产经营规划和标准等职责,并及时向成员提供价格优惠的生产资料信息,以合理的价格回收或帮助推销成员的水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上联龙头企业,下接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起到中介纽带作用,为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按要求组织标准化养殖,提供安全可靠的水产品,通过龙头企业尽可能获得高于市场价格的收益。

五、做大利益蛋糕

联合体依托现有条件建立相对固定的联合体办公场所,定期和不定期沟通协商涉及生产经营的重大事项,共同制定养殖计划,建立内部机制,实现联合体一体化联结:一是交易联结。联合体各方通过签订养殖服务合同,确定水产品、生产资料、养殖服务要素关系,形成四方共赢的交易联结。二是生产要素联结。联合体各方通过生产资金、技术、品牌等生产要素相互融合,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三是互助联结。联合体成员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建立资源共享和互助联结机制,解决规模养殖难题,促使联合体健康发展。2021年联合体实现分红3300万元,通过联合体收益的农户达到1800余。

 

(局乡村产业与合作经济处、建湖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供稿)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