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分析
今年水稻苗期病虫害主要是早播(栽)田块一代螟虫(二化螟、大螟)、苗稻瘟、水稻细菌性病害以及灰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其次是稻象甲、稻蓟马、稻叶蝉、立枯病等,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如下:
1、一代螟虫:冬后稻桩中二化螟残留活虫全市亩平均为3.4头,略少去年3.86头相近。大螟残留活虫全市亩平均4.61头,高于去年的3.63头。灯诱、性诱、田间剥查残虫综合分析,越冬代大螟成虫羽化相对集中在4月21-27日、5月2-7日、5月12-15日、5月18-23日,二化螟成虫羽化相对集中在5月6-9日、5月19-23日,尾峰将在6月5日前后。一代大螟主要进入稻田外寄主上产卵,但早播早栽水稻一代二化螟落卵量将明显偏多,预计水稻秧池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在6月4-10日,尾峰将拖到6月15日前后。一代螟虫总体上仍属偏轻发生,但局部播栽早的田块可达中等发生程度。
2、稻蓟马:目前早播的杂交制种稻秧苗已查见稻蓟马危害,如阜宁5月21-22日调查制种稻秧田,稻蓟马有虫田率66.7%,有虫株率平均0.096%,百株虫量平均0.14头。5月份持续干旱少雨天气不利于稻蓟马种群数量的增长,但若出现早梅天气,稻蓟马仍有中等偏轻以上发生的可能,其中大麦(油菜)茬、空茬等早播直播水稻、机插水稻三代稻蓟马发生将达中等发生程度。
3、苗稻瘟: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南粳9108、金粳818等均为高感水稻稻瘟病品种,苗期遇上阴雨、多雾露等适宜天气,苗稻瘟病极易发生流行。特别是覆盖无纺布防虫网的旱育、机插秧池高湿、寡照环境常导致急性苗稻瘟的发生。目前局部早播秧池已零星查见苗稻瘟发病。
4、水稻黑条矮缩病: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如不重视防控,病害就会在局部暴发流行。5月21-24日全市小麦田平均亩虫量为1.78万头,仍然列2004年以来倒数第1位。今年麦田与水稻秧池面积比近143:1,预计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高峰期秧池每亩虫量一般地区仍达5-20万头,稻套麦面积大的地区秧池每亩承受虫量将达30-80万头。由于受持续干旱胁迫的影响,小麦植株早衰现象明显,田间一代灰飞虱生育期明显加快,部分地区5月24日田间成虫比例已达40-46%。预计今年麦田一代灰飞虱成虫羽化高峰计在 5月31日前后,迁入稻田尾峰虫源将一直持续至6月15日前后,发生期总体比去年早2-3天。秧池已普遍查见灰飞虱,部分地区虫量明显偏高,如盐都、建湖5月24日已揭膜秧池亩虫量分别为0.8-24.5万头、21.98万头(0.18-84.78万头)。今年高感黑条矮缩病的淮稻5号等品种种植面积仍然较大,预计今年水稻黑条矮缩病自然发生程度为轻-偏轻发生。
5、条纹叶枯病:该病也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目前绝大多数主栽品种均为抗、耐水稻条纹叶枯病品种,因此,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自然将轻发生。
6、稻象甲:扩粳、水稻直播、稻套麦都有利于稻象甲发生。直播水稻出苗及移栽水稻栽插后,成虫将大量危害稻苗,并产卵繁殖,一代幼虫还将危害稻根。
7、稻叶蝉:部分区域麦田若虫数量较高,麦收后将大量向稻田转移。目前秧池已查见稻叶蝉,如阜宁平均亩虫量0.3万头。水稻叶蝉除直接危害稻株外,还是水稻普通矮缩病等病毒病的媒介昆虫。
8、细菌性病害:去年局部地区粳稻上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发生较重,5月份持续偏高的温度十分有利于细菌增殖和侵染,如水稻苗期不主动用药预防,水稻大田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还将进一步扩展蔓延。
9、立枯病:今年全市机插水稻、直播水稻面积大,由于机插水稻活棵前、直播水稻田4叶1心前田间一直以干干湿湿为主,十分有利于水稻立枯病的发生。
二、防治技术意见
水稻苗期病虫防治是保苗及压低病虫基数的关键之仗,事关水稻秧苗安全及水稻丰产丰收,应高度重视。具体技术要抓好如下4点:
1、主攻重点目标,兼顾其它病虫。今年水稻苗期病虫害防治要以早播早栽田块一代螟虫、苗稻瘟、细菌性病害以及“防治灰飞虱,预防水稻病毒病”作为重点目标,同时兼顾稻象甲、稻蓟马、稻叶蝉、立枯病等。
2、运用综合措施阻隔灰飞虱传毒于秧苗。
一是秧池覆盖防虫网,阻隔灰飞虱传毒于秧苗。在麦子进入黄熟期后,灰飞虱成虫向秧田转移期间,要全面全程覆盖防虫网,尤其是稻桑混栽区、稻套麦地区种植的感病品种更应选用防虫网覆盖秧苗。
二是及时扑灭灰飞虱,减少传毒。①覆盖防虫网的秧池揭膜后练苗1天即开始用第一遍药,未覆盖薄膜的秧池秧苗立针后即开始用第一次药,以后隔7天用药一次。在小麦黄熟收割灰飞虱大量迁移期间(5月底-6月15日)一般地区隔5-7天用药一次,对麦田虫量高的稻套麦地区5天用药一次。大面积小麦收割结束、灰飞虱大量迁移盛末期,可以隔7天用药一次,直到拔秧结束。注意:覆盖防虫网的秧苗,揭网后拔秧阶段也要用药防治灰飞虱。
目前灰飞虱已对吡虫啉产生了极高的抗药性,对噻嗪酮产生高水平抗性,要全面禁用。每亩可选用吡蚜酮、吡蚜·噻虫胺、烯啶虫胺(可兼治稻叶蝉)等药剂适宜的剂量对水喷雾,同时要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的杀虱药剂配方,以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②直播水稻出苗“披青”后、大田栽后要立即用药。直播水稻出苗“披青”后、大田插秧后第2天应立即用第一遍药,药剂配方同上。今年一代灰飞虱成虫迁移尾峰仍可能拖到6月15日左右,因此, 6月15日前用药间隔期以5天左右为宜,6月15日后用药间隔期以每7天一次为宜,6月25日后还要注意及时查治二代若虫以及田外寄主上二次迁移扩散来的二代灰飞虱成虫前峰。
三是适期迟播迟栽,避开或利于集中歼灭灰飞虱。①对空白茬、大麦(油菜茬)等早茬直播田块,落谷时间要适当推迟到6月5日后,尽可能避开一代灰飞虱成虫传毒的主要时段。②移栽田掌握在灰飞虱一代成虫迁移盛末期、二代灰飞虱若虫进入大量孵化期后,大面积突击连片栽插。对分蘖性差的但较耐病的粳稻品种可在6月15日后开始移栽, 分蘖性好的但抗病性差的粳稻品种可在6月18日前后开始移栽。这样既利于在秧池集中歼灭灰飞虱,又避免带卵移栽和灰飞虱一代成虫直接迁入大田,从而减轻防治难度。
四是全面防治,清洁田园,杀灭灰飞虱和过渡寄主。对秧(大)田四周田埂、沟渠边杂草要选用杀虱药剂加灭生性除草剂如17%氧氟·草铵磷水剂一并喷雾,杀灭灰飞虱和清除过渡寄主。
五是及时收割、耕翻灭茬,杀灭麦田灰飞虱若虫。麦子要成熟一块及时收割一块,耕翻灭茬一块,可大量杀灭灰飞虱若虫,减少有效虫源。
3、狠治早播早栽田块一代螟虫:要抓住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期,及时防治一代二化螟,兼治一代大螟。同时早栽田块一定要用好“出嫁药”。药剂可选用丁虫腈、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等适宜的剂量与90%杀虫单适宜的剂量混用对水喷雾。稻桑混栽区防治螟虫可选用50%稻丰散与丁虫腈混用。
4、主动预防稻瘟病,注意查治稻象甲、稻蓟马、稻叶蝉、立枯病、白枯病、赤枯病等。
苗、叶稻瘟要立足于主动预防,可选用6%春雷霉素水剂、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稻瘟•三环悬浮剂适宜的剂量对水及时全田喷雾。
覆盖防虫网的秧苗,一般用药间隔期长,要特别注意查治稻蓟马。对稻蓟马发生重的大麦(油菜)茬、空茬等早播直播水稻以及机插水稻,田间查见危害时要及时用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加有机硅,每亩选用适宜的剂量对水喷雾防治1-2次。
防治稻象甲,可选用10%醚菊酯或示范应用5%丁虫腈乳油适宜剂量对水叶面喷雾。
预防水稻细菌性病害,宜选用持效期较长的20%噻菌铜等适宜的剂量对水喷雾,不宜单独使用持效期很短的春雷霉素等叶面喷雾。
预防立枯病,水稻秧池可在揭膜补水后,每分地用50%霜·福·稻瘟可湿性粉剂适宜剂量对水均匀泼浇。机插或直播水稻可用50%霜·福·稻瘟可湿性粉剂适宜剂量对水均匀喷雾。
近年赤枯病常年发生,对已发生赤枯病的田块一要放干田水,二要用含天然芸苔素或氨基酸、腐殖酸叶面肥料如基因活化剂或爱诺耘侠等对水进行叶面喷洒,三要及时撒施强力生根“劲驼”肥20-30斤。
5、合理、安全用药,并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
①水育秧田和移栽大田用药后田间保持水层5-7天,直播稻田用药时至少要保持湿润状态。②不要在养鱼虾(蟹)等水产养殖田中使用上述药剂。施药后勿将含药液的田水排入水产动物养殖区内。③稻桑混栽区禁止使用杀虫单及其复配剂,同时用药时要注意家蚕的防护。④养蜂区域禁止使用丁虫腈及其复配剂。⑤施药时加入有机硅可有效地减少药液流入稻田土壤,并显著地提高防治效果。⑥加强废弃的农药瓶或袋回收,保护农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