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耕保(土肥)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我市小麦、油菜陆续进入拔节、抽薹期,为指导小麦、油菜春季施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现根据我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与高产优质栽培实践,发布2022年小麦、油菜春季施肥技术指导意见如下。
一、小麦拔节孕穗肥施用技术
一般而言,强筋小麦、中筋小麦拔节孕穗肥分为拔节肥、孕穗肥分别施用,弱筋小麦则作为拔节肥一次施用。拔节肥施用时间为物候学拔节期(倒3叶,此时田间50%以上植株茎部第1节间伸长4cm、第2节间伸长2cm)施用,孕穗肥则在孕穗期(强筋小麦倒1叶、中筋小麦倒2叶,此时田间50%以上茎蘖旗叶叶片全部抽出叶鞘、幼穗明显膨大)施用。根据当前我市各地小麦生育进程,预计拔节肥南部地区在3月12~16日施用,中部地区在3月15~20日施用,北部地区在3月19~22日施用。
拔节孕穗肥以氮肥为主,一般强筋小麦亩施尿素12-20公斤、中筋小麦亩施尿素10-18公斤,每次各半;弱筋小麦亩施尿素8-14公斤。
除拔节孕穗肥外,建议小麦中后期结合防病治虫叶面喷施营养型叶面肥二到三次,每次间隔5-7天。
二、油菜薹肥施用技术
油菜薹肥一般在大部植株抽薹10cm左右时施用,目标产量200公斤/亩以上的田块,每亩施用尿素9-13公斤、氯化钾5-8公斤;目标产量100-200公斤的田块,每亩施用尿素7-10公斤、氯化钾3-5公斤或不施。
在抽薹至开花初期,结合防病治虫叶面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二次,每次间隔7天。
三、叶面施肥技术
叶面施肥是补充作物生育后期营养的有效措施。小麦应结合赤霉病等防治,油菜应结合菌核病等防治,进行药肥混喷二到三次。叶面喷肥应注意把握好四点:一是选择好叶面肥品种。应选择高含量、高纯度、水溶解度高、副成份少的叶面肥,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铵、氯化钾、大量元素水溶肥料,都适合用作叶面肥。二是选择好喷施时间。喷施时间宜选择在无风天、阴天,或在湿度较大、蒸发量较小的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三是选择好喷施浓度。叶面肥浓度过高会灼伤植株叶片,过低则达不到使用效果。一般喷施尿素的浓度可以达到2%,磷酸二氢钾的浓度不高于0.5%,其他大量营养元素肥料的浓度不高于1%,微量元素肥料的浓度不高于0.2%。四是选择适宜的喷施次数与方法。为了提高喷施效果,叶面喷肥至少二次,第一次以补充氮、磷为主,第二次以补充氮、钾为主,每次喷施时应保证叶片正反面都喷到,保证足够的用水量。
四、注意事项
1、灵活调整肥料用量。种植农户在参考上述肥料用量的同时,应结合品种、苗数、叶色、墒情等情况灵活调整,既要保证高产、稳产,也要注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如前期受干旱、冻害、渍害影响严重,基本苗不足的田块,应在正常施肥之外每亩加施尿素5-10公斤,促进小分蘖成穗,夺取高产稳产。
2、播种时选用小麦专用缓控释复混肥料的地块,理论上无需单独施用拔节孕穗肥,后期如出现落黄、脱色严重等早衰现象,应根据苗情及时补施适量氮肥,保证养分供应。
3、入春以来我市气温波动较大,总体平均温度较高、作物返青较快,但多次急剧降温,后期如出现倒春寒天气,应根据幼穗冻伤情况,及时追施尿素5-15公斤每亩,促进小分蘖及新生分蘖成穗,避免因灾减产。
(市耕地质量保护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