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资讯 > 当前农事

四代褐飞虱将大发生 、四代稻纵卷叶螟田间蛾卵量偏高
务必继续加强水稻穗期病虫防治

发布日期:2020-09-03 15:24 [ ] 浏览次数:

据各县(市、区)植保站8月30日-9月1日普查,全市三代褐飞虱平均百穴总虫量为58.67头,其中百穴成虫为16.12头,百穴短翅成虫为7.56头(0-183.3头)。暖秋天气加上适宜的生育期,田间高龄若虫将不断羽化为短翅成虫,短翅成虫数量还将进一步上升。其中部分8月下旬前连续使用噻虫嗪2次的金粳818、津稻565、糯稻田褐飞虱平均百穴总虫量195.7头,平均百穴短翅成虫61.43头。前期用药不对路的淮稻5号稻田褐飞虱百穴总虫量1350头,百穴短翅成虫达183.3头。极少数8月23日前一直未用药的津稻565,褐飞虱百穴总虫量已达7000-8000头。从目前田间虫情分析,预计9月10日前后进入四代褐飞虱第一卵孵高峰期,一般田块百穴若虫量将达1000-5000头,高的田块将达25000头以上,自然发生程度将为大发生。四代稻纵卷叶螟蛾峰出现在8月22-24日、8月28-29日。据各地8月30-9月1日普查,全市平均亩蛾量254.3头(各地平均亩蛾量在37.78-862头),高的田块达1200头以上,同期调查卵、幼虫情况:建湖百穴卵量、百穴幼虫量分别为190.8粒、25.5头,卵以1、2级为主。射阳百穴卵量、百穴幼虫量分别为187.2粒、84.8头,以1、2龄为主。盐都百穴卵量、百穴幼虫量分别为36.7粒(12-450粒)、55.2头,卵已孵化90%,幼虫3龄以下为主。四代稻纵卷叶螟前峰卵已大量孵化,预计四代稻纵卷叶螟卵孵尾峰将拖到9月6-7日,自然发生程度为大发生。如不及时用药扑灭四代褐飞虱、四代稻纵卷叶螟,水稻仍将会遭受严重危害,进入9月中下旬将陆续出现成片“冒穿”和成片白叶田块,水稻产量将受到严重影响。为此各地要一着不让,迅速宣传发动,适期防治,控制危害,同时一并加强对偏晚熟仍未齐穗稻田穗颈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等病虫的监测和防治,具体技术措施如下:

一、防治对象:四代褐飞虱、四代稻纵卷叶螟、偏晚熟仍未齐穗稻田穗颈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兼治四代白背飞虱、灰飞虱,挑治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

二、防治时间:全面用药两次。

第一遍药大致时间在9月8 -10日,主治四代褐飞虱、四代稻纵卷叶螟、偏晚熟仍未齐穗稻田穗颈稻瘟病(防治稻瘟病药剂以生育期为准,防治适期与四代褐飞虱卵孵期不能兼顾的要提前单独用药)、纹枯病、稻曲病,兼治四代白背飞虱、灰飞虱。

第二遍药大致时间在9月16-18日,主治四代褐飞虱。

三、药剂配方:

①防治四代褐飞虱,兼治四代白背飞虱、灰飞虱:每亩选用10%烯啶虫胺水剂或60%烯啶虫胺可湿性粉剂与50%吡蚜异丙威或30%吡蚜速灭威可湿性粉剂或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或5%丁虫腈乳油混用,要用足剂量。对特高虫量田块要放干田水,用77.5%敌敌畏乳油拌毒土薰蒸,迅速降低田间虫量。

②防治稻纵卷叶螟:选用40%甲氧·茚虫威悬浮剂或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单用,也可选用3.2%阿维菌素微乳剂加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或5%丁虫腈乳油或200g/L氯虫苯甲酰胺(尽量不要单用,防止出现抗药性影响防治的效果)混用。

 稻桑混栽区防治褐飞虱、稻纵卷叶螟:选用50%稻丰散乳油加5%丁虫腈乳油混用。

③防治偏晚熟稻田穗颈稻瘟病:每亩选用75%三环唑或20%稻瘟酰胺悬浮剂或40%氟环·稻瘟灵乳油。对稻叶瘟重发田块还要加6%春雷霉素水剂混用。

④防治纹枯病、稻曲病:未齐穗稻田可选用15%井冈•腊芽水剂或40%井冈•腊芽可湿性粉剂加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混用。 已齐穗稻田可选用40%噻呋已唑醇悬浮剂或27%噻呋•戊唑醇悬浮剂或30%苯甲•丙环唑悬浮剂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

⑤挑治白叶枯病:对已发现白叶枯病发病中心的稻田及周围连片的田块每亩用20%噻菌铜悬浮剂加6%春雷霉素水剂加有机硅(丝润等)混用。

四、施药方法:采用常规电动喷雾法每亩对水30-40公斤。有条件的可选用大型臂展式喷雾机,有使用经验的也可选用植保无人机(亩用水量至少要达1000毫升)。用药前必须上足水层1.0寸以上,用药后保水5天(这是保证对褐飞虱防治效果的关键措施之一)。施药时每亩加入有机硅助剂(丝润等)10克混用,可以显著地提高防治效果和耐雨水冲涮能力。

五、注意事项:(1)依据2019年全国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结果,要停用噻虫嗪、吡虫啉,吡蚜酮、呋虫胺不宜单用。(2)严禁使用剧毒、高毒药剂;(3)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的操作规程,做好身体保护,防止中毒事故发生。(4)用药后田水严禁直接排入水产养殖区域,同时稻田严禁使用对水生动物毒性大的虱螨脲、氟铃脲等药剂,以免产生事故纠纷。⑸蚕桑地区严禁使用杀虫单、甲维盐、甲氧•茚虫威、甲维·茚虫威、阿维菌素等药剂,用药时要避免药液污染桑叶。⑹养蜂区域禁用丁虫腈。⑺加强废弃的农药瓶或袋回收,保护农田环境。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打印 关闭